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由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组成.某兴趣小组在模拟研究时,受电线圈的匝数为n=50匝,面积S=0.02m2,电阻r=1.0Ω,在它的两端接一只电阻R=9.0Ω的小灯泡如图(甲)所示.假设在受电线圈内存在与线圈平面垂直的磁场均匀分布,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受电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e=nBmS$\frac{2π}{T}$cos$\frac{2π}{T}$t,其中Bm为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T为磁场变化的周期,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求
(1)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3)在磁感应强度变化的$\frac{T}{4}$-$\frac{3T}{4}$的时间内,通过小灯泡的电荷量.

分析 (1)根据受电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知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_{m}^{\;}=n{B}_{m}^{\;}S\frac{2π}{T}$,代入数据求出最大值;
(2)求出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根据$P={I}_{\;}^{2}R$求出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3)求出平均感应电动势和平均电流,根据$Q=\overline{I}•△t$求通过灯泡的电荷量

解答 解:(1)由图象可知周期为$T=π×1{0}_{\;}^{-3}s$,${B}_{m}^{\;}=1×1{0}_{\;}^{-2}T$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_{m}^{\;}=n{B}_{m}^{\;}S\frac{2π}{T}=20V$
(2)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为${I}_{m}^{\;}=\frac{{E}_{m}^{\;}}{R+r}=2A$
通过小灯泡电流的有效值为$I=\frac{{I}_{m}^{\;}}{\sqrt{2}}=\sqrt{2}A$
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P={I}_{\;}^{2}R=18W$
(3)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overline{E}=nS\frac{△B}{△t}$
通过灯泡的平均电流$\overline{I}=\frac{\overline{E}}{R+r}$
通过灯泡的电荷量$Q=\overline{I}t$
由上述三式可得$Q=nS\frac{△B}{R+r}=2×1{0}_{\;}^{-3}C$
答:(1)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20V;
(2)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18W;
(3)在磁感应强度变化的$\frac{T}{4}$-$\frac{3T}{4}$的时间内,通过小灯泡的电荷量$2×1{0}_{\;}^{-3}C$

点评 求解交变电流的电功率时要用有效值.在电磁感应中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经验公式是Q=n$\frac{△Φ}{R+r}$,可以在推导的基础上记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一足够长的粗细均匀的杆被一细绳吊于高处,杆下端离地面高H,上端套一个细环,如图所示.断开轻绳,杆和环自由下落,假设杆与地面发生碰撞时触地时间极短,无动能损失,杆立即获得等大反向的速度.已知杆和环的质量均为m,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kmg(重力加速度为g,
k>1).杆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空气阻力不计.求:
(1)杆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弹起上升的过程中,环的加速度
(2)杆与地面第二次碰撞前的瞬时速度
(3)从断开轻绳到杆和环静止,摩擦力对环和杆做的总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横截面积S=0.2m2、n=100匝的圆形线圈A处在如图所示的磁场内,磁感应强度变化率为0.02T/s.开始时S未闭合,R1=3Ω,R2=6Ω,C=30 μF,线圈内阻1Ω,求:
(1)闭合S后,求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闭合S后,通过R2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3)闭合S后一段时间又断开,问S断开后通过R2的电荷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电路,R1、R2、R3是定值电阻,c点接地,a、b两接线柱接上直流电源,开关S是断开的,那么,当开关S闭合后(  )
A.ab两点电势均升高B.ab两点电势均降低
C.a点电势升高,b点电势降低D.a点电势降低,b点电势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闭合线圈abcd,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已知线圈的匝数N=100,边长ab=1.0m、bc=0.5m,电阻r=2Ω,磁感应强度B在0~1s内从零均匀变化到0.2T.在1~5s内从0.2T均匀变化到-0.2T,取垂直纸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求:
(1)0~1s内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和感应电流的方向;
(2)在1~5s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实验室只备有下列器材:蓄电池(电动势约6V),电压表一个(量程0~3V,内阻几千欧),电阻箱一个(0~9 999Ω),滑动变阻器一个(0~10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甲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半偏法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1,请你连接实物图2.
(2)测量时,在开关S闭合前先将滑动变阻器R1的触头滑至最左端,电阻箱R2的旋钮调至零位,闭合开关S后只调节滑动变阻器R1的触头使电压表指针恰好满偏,保持触头位置不动,再调节电阻箱R2,当电压表指针恰好半偏时,电阻箱的读数即为待测电压表的内阻阻值;若电阻箱的读数为R0时,电压表指针恰好是满偏的三分之二,则测得电压表的内阻等于2R0
(3)甲组同学用以上方法测量得到的电压表内阻与实际值相比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4)乙组同学为测定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出另一种电路,不用滑动变阻器,只把电阻箱调至最大值后与电压表(内阻RV)、电源、开关共同组成一个串联电路,通过调节电阻箱获得多组U、R值,并绘出$\frac{1}{U}$-R图象,若得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且直线的斜率为k,图线在$\frac{1}{U}$轴上的截距为b,则该蓄电池的电动势E=$\frac{1}{k{R}_{V}}$,内阻r=$\frac{b}{k}$-RV.(用k、b和RV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A、B两组同学用多用电表测量某型号白炽灯的灯丝电阻.

(1)A组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测量,欧姆档及指针位置如图甲、乙所示,则灯泡电阻值为160Ω,标称字样是①(填序号)
①220V、25W
②220V、300W
③220V、500W
(2)B组的多用电表欧姆档刻度不清,但仍要用该表测量灯泡电阻,规范操作后发现指针如图丙所示:同一倍率下外接阻值为R时,指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则灯泡电阻为4R(结果用R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A.三个等势面中,c的电势较高B.带电质点通过Q点时的电势能较大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较大D.带电质点通过Q点时的加速度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以速度v沿水平面匀速运动,当物体运动到A点时撤去外力F,物体由A点继续向前滑行的过程中经过B点,则物体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大;摩擦力做功越多
B.v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大;摩擦力做功与v的大小无关
C.v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小;摩擦力做功越少
D.v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小;摩擦力做功与v的大小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