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朝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 )

A. B. C.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理想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B. 的氢气与的氧气相比,平均动能一定相等,内能一定不相等

C. 某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为,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体积为

D. 甲、乙两个分子在只受分子力的作用下由无穷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都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E. 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3月考理综试卷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o,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A. ∶4 B. 4∶ C. 1∶2 D.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些物理规律的发现,是先通过推理分析建立理论,后来才由实验加以验证确认。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下列说法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了两个铅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并推算出引力常量的数值

B.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据此理论后来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

C. 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存在电磁波,后来法拉第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 汤姆孙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后来被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所证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4.9) 周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一个小球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运动,它们经过靠近桌边的竖直木板ad边之前时,木板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若木板开始运动时,cd边与桌面相齐,则小球在木板上的投影轨迹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4.9) 周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四分之一圆弧AB,OA为水平半径,现从圆心O处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许多个相同质量的小球,小球可以看作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落到圆弧上时( )

A. 速度的反向延长线可能过OA的中点

B. 小球在圆弧上的落点越靠近B点动能越小

C. 小球落在圆弧中点处时动能最小

D. 动能最小的位置在圆弧中点的上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承智班)下学期(4.9)周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是检验某种平板承受冲击能力的装置,MN为半径R=0.8 m、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轨道上端切线水平,O为圆心,OP为待检验平板,M、O、P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M的下端与轨道相切处放置竖直向上的弹簧枪,可发射速度不同但质量均为m=0.01kg的小钢珠,小钢珠每次都在M点离开弹簧枪。某次发射的小钢珠沿轨道经过N点时恰好与轨道无作用力,水平飞出后落到OP上的Q点,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小钢珠经过N点时速度的大小vN;

(2)小钢珠离开弹簧枪时的动能Ek;

(3)小钢珠在平板上的落点Q与圆心O点的距离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承智班)下学期(4.9)周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质量m=4kg的质点静止在坐标原点O处.先用沿x轴正方向的力F1=8N作用了2s;然后撤去F1,并立即用沿y轴正方向的力F2=24N作用1s,则质点在这3s内的轨迹为图中的(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3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弧轨道分别固定在竖直板上的不同高度处,轨道的末端水平,在它们相同位置上各安装一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由同一个开关控制,通电后,两电磁铁分别吸住相同小铁球A、B,断开开关,两个小球同时开始运动.离开圆弧轨道后,A球做平抛运动,B球进入一个光滑的水平轨道,则:

(1)B球进入水平轨道后将做 运动;改变A轨道的高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总能观察到A球正好砸在B球上,由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若某次两个小球相碰的位置恰在水平轨道上的P点处,固定在竖直板上的方格纸的正方形小格边长均为5cm,则可算出A铁球刚达P点的速度为 m/s.(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