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如图所示,AB⊥CD且A、B、C、D位于同一半径为r的圆上,在C点有一固定点电荷,电荷量为+Q,现从A点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由静止释放,该电荷光滑绝缘轨道ADB运动到D点时速度为$\sqrt{gr}$,规定+Q形成的电场中B点电势为零,则在+Q形成的电场中(  )
A.A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
B.D点电势为-$\frac{mgr}{2q}$
C.O点电场强度大小是A点的$\sqrt{2}$倍
D.点电荷-q在D点具有的电势能为-$\frac{mgr}{2}$

分析 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即可求解;根据动能定理,求解-q在D点具有的电势能,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A、由题意可知,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而电场线从正电荷发散,则A点的电势高于D点电势,故A正确;
B、-q电荷从A到D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则有:mgr-W=$\frac{1}{2}$mv2-0,解得:W=$\frac{1}{2}$mgr;规定电场中B点的电势为零,AB 两点对称,因由D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则电势能减小,因此D点的电势能为EPD=$\frac{1}{2}$mgr;根据公式φD=$\frac{{E}_{PD}}{q}$=$-\frac{mgr}{2q}$,故B正确,D错误;
C、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frac{kQ}{{r}^{2}}$,电场强度的大小与间距的平方成反比,则有O点电场强度大小是A点的2倍,故C错误;
故选:AB

点评 考查电势的高低判定方法,掌握动能定理的应用,注意力做功的正负,理解电势与电势能的关系式,注意电荷的电量正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直升机悬停在停离地1000m的高空,一质量为50kg的跳伞运动员从直升机上跳下,10s后打开降落伞,已知打开降落伞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将跳伞运动员的运动简化为竖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落90s时跳伞运动员落到地面上,若降落伞的质量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前,其机械能保持不变
B.整个下落过程,运动员克服阻力做功1.5kJ
C.运动员在前6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3.75m/s
D.打开降落伞的瞬间,运动员加速度大小为4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甲所示,水平正对放置的两极板间加有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电压,电压大小先由U0随时间均匀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随时间均匀增大到U0,开始时极板间某带电微粒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各图能正确描述该微粒的加速度a或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真空中的某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平行金属板A、B之间有加速电场,C、D之间有偏转电场,M为荧光屏.今有质子、氘核和α粒子均由A板从静止开始被同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最后打在荧光屏上.已知质子、氘核和α粒子的质量之比为1:2:4,电荷量之比为1:1: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三种粒子从B板运动到荧光屏经历的时间相同
B.三种粒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相同
C.经过偏转电场,这三种粒子将分成三股粒子束
D.偏转电场的电场力对三种粒子做功之比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某同学为了精确测量某一阻值约为100Ω的电阻Rx,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台上摆放有以下器材:
A.电流表(量程15mA,内阻约为50Ω)
B.电流表(量程0.6A,内阻未知)
C.电阻箱(最大电阻99.99Ω)
D.电阻箱(最大电阻999.9Ω)
E.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约1Ω)
F.单刀单掷开关2只
G.导线若干
该同学按照如下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①闭合开关S1,调节电阻箱,当电阻箱的阻值为R1时,电流表指针有较大的偏转,此时记录电流表读书为I;
②保持开关S1闭合,闭合开关S2,再次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读数恰好为I,记录下电阻箱的阻值为R2
a.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器材规格可知,电流表应选择A(填器材前字母)
b.根据实验步骤可知,待测电阻Rx=R2-R1(用题目所测数据表示)
(2)该同学经过研究后,继续利用以上实验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RA.具体操作如下:闭合开关S2,调节电阻箱R,读出多组R和I值,作出$\frac{1}{I}$-R图象如图乙所示.若图象中纵轴截距为1A-1,则电流表内阻RA=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在“探究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图1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A.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实验法       C.等效替代法       D.科学推理法.
(2)某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一次打出一系列的点,取A、B、C、D、E五个计数点,距离如图2所示.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且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s,则打C点的瞬间,纸带的速度大小为0.11m/s.

(3)通过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填“正比”或“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一均匀金属圆盘绕通过其圆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顺时针匀速转动.现施加一垂直穿过圆盘的有界匀强磁场,圆盘开始减速.在圆盘减速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磁场中的圆盘部分,靠近圆心处电势高
B.所加磁场越强越易使圆盘停止转动
C.若所加磁场反向,圆盘将加速转动
D.若所加磁场穿过整个圆盘,圆盘将匀速转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L5和L6
测量记录表:
代表符号L0L1L2L3L4L5L6L7
刻度数值/cm1.703.405.108.6010.312.1
②实验中,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如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③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4-L0=6.90cm   d2=L5-L1=6.90cm  d3=L6-L2=7.00cm.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L7-L3=7.20cm.
④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L=$\frac{{d}_{1}+{d}_{2}+{d}_{3}+{d}_{4}}{4×4}$,代入数据解得△L=1.74cm.
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28N/m.(g取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实验器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标卡尺可以测杯子的深度
B.电容相同的电容器,其储存的电量必相同
C.打点计时器只能接低压交流电源
D.定值电阻的阻值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其通过的电流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