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现有甲、乙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把甲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乙对折后并在一起,然后将它们并联接到同一电压下,则

A.甲、乙电阻之比为4 : 1

B.甲、乙中的电流强度之比为1: 16

C.甲、乙中在相等时间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1: 4

D.甲、乙中的热功率之比为1:16

【答案】BD

【解析】

A.设原来的电阻为R,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根据电阻定律,电阻R1=4R,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长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电阻定律,电阻R2=R,则两电阻之比为161,故A错误;

B.并联电路的电压相等,则甲、乙中的电流强度之比等于电阻的倒数比,为1: 16,选项B正确;

C.两电阻电流之比为1:16,则根据q=It可知,在相等时间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1: 16,选项C错误;

D.根据可知,甲、乙中的热功率之比为1:16,选项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2)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3)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p____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k__________

4)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

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v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型登月器连接在航天站上,一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半径的3倍,某时刻,航天站使登月器减速分离,登月器沿如图所示的椭圆轨道登月,在月球表面逗留一段时间完成科考工作后,经快速启动仍沿原椭圆轨道返回,当第一次回到分离点时恰与航天站对接,登月器的快速启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整个过程中航天站保持原轨道绕月运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最短时间约为(  )

A.10π

B.

C.10π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4m的钢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3m的钢板B与一劲度系数为k的竖直轻弹簧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钢板A上,整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2m的物块C从钢板B正上方高为A的位置自由落下,打在钢板B上并立刻与钢板B—起向下运动,且二者粘在一起不再分开。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开始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刚好能使钢板A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物块C换成质量为m的物块D、并从钢板B正上方高为4A的位置自由落下,打在钢板B上并也立刻与钢板B一起向下运动,且二者也粘在一起不再分开。求钢板A离开地面时,物块D和钢板B的速度大小。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静电计测量已经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U,在保持极板上的电荷量Q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按如图甲、乙、丙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操作可以证明仅减小两极板的正对面积,电容器电容减小

B.乙操作可以证明仅增大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电容器电容增大

C.丙操作可以证明仅插入有机玻璃板,电容器电容减小

D.以上说法都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虚线圆位于足够大的匀强电场中,圆所在平面与电场方向平行,MN为圆周上的两点.带正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在M点速度方向如图所示,经过MN两点时速度大小相等.已知M点电势高于O点电势,且电势差为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两点电势相等

B. 粒子由M点运动到N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 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D. 粒子在电场中可能从M点沿圆弧运动到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到达状态d.过程①中气体________(选填放出吸收”)了热量,状态d的压强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状态b的压强.

(2)在第(1)问③状态变化过程中,1 mol该气体在c状态时的体积为10 L,在d状态时压强为c状态时压强的.求该气体在d状态时每立方米所含分子数.(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 mol1,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冰壶比賽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有项目.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 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而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在某次训练中,运动员两次以相同的速 度推出冰壶,第一次,在冰壶滑行至 10m 处擦冰 2m,冰壶从推出到停止滑行的距离为 25m 滑行时间为 8s,第二次在冰壶滑行至 15m 处擦冰 2m,冰壶整个过程滑行的距离为 x 滑行时间为 t,则

A.x=25m

B.x<25m

C.t<8s

D.t=8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长L=19m,在斜面底端正上方的O点将一小球以速度v0=3m/s水平抛出,与此同时释放在斜面顶端的滑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恰好能以垂直斜面的方向击中滑块(小球和滑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求:(1)抛出点O离斜面底端的高度;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