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用一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重物的质量为m=10kg,电源供电电压恒为220V,电路中的保护电阻R=10Ω,电动机的电阻为r=1Ω,不计各处摩擦,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伏特表的求数为170V,求:
(1)电动机正常工作后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
(2)电动机的机械功率是多少?
(3)重物匀速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4)如果电动机因外界原因而突然卡住,则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
(5)电动机此时的输入功率与热功率分别是多少?(g取10m/s2
分析:(1)以电阻R为研究对象,由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的电流,即为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已知电阻和电流的大小,根据公式P=I2R可求电动机线圈电阻R的发热功率;
(2)根据公式P=UI可求总功率,总功率减去发热功率就是电动机的机械功率;
(3)如果电动机因外界原因而突然卡住,电动机电路是纯电阻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电流;
(4)电动机此时的输入功率与热功率相等,由公式P=I2?r求解.
解答:解:(1)对R:根据欧姆定律得:通过R的电流为 I=
E-V
R
=
220-170
10
=5A

(2)对于电动机,则输入功率、发热功率和输出功率分别为:
P=U?I=170×5=850W
PQ=I2?r=25×1=25W
P=P-PQ=825W

(3)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得:
P=F?V=mg?v
V=
P
mg
=
825
100
=8.25m/s

(4)如果电动机因外界原因而突然卡住,电动机电路是纯电阻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I=
E
R+r
=
220
10+1
=20A

(5)P′=P′Q=I′2?r=400×1=400W
答:
(1)电动机正常工作后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5A.
(2)电动机的机械功率是825W.
(3)重物匀速上升的速度是8.25m/s.
(4)如果电动机因外界原因而突然卡住,则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20A.
(5)电动机此时的输入功率与热功率分别是400W.
点评:本题关键抓住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其电路是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U=IR不成立;被卡住时,电动机电路是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成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的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1)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
计时
计时
仪器,其电源频率为
50
50
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
交流电
交流电
(选择直流电或交流电),它们是每隔
0.02
0.02
s打一个点.
(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A
A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3)分别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D=
0.560
0.560
m/s及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0.801
0.801
m/s2
(4)试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况,说明理由?
运动规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理由:通过计算可知BC.CD.DE,EF的加速度分别是0.79,0.81,0.80,0.81,可见加速度大小近似相等,故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运动规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理由:通过计算可知BC.CD.DE,EF的加速度分别是0.79,0.81,0.80,0.81,可见加速度大小近似相等,故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都是
交流电
交流电
(填“直流电”或“交流电”),它们是每隔
0.02
0.02
s打一个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D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砝码及砝码盘B的质量应远大于小车A的质量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
1mA
图象
(3)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选择了几个计时点作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s1=7.06cm、s2=7.68cm、s3=8.30cm、s4=8.92cm,纸带加速度的大小是
0.62
0.62
m/s2

(4)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
平衡摩擦力
平衡摩擦力
.但他把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过大.用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他绘出的a-F关系图象是
C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
交流电
交流电
(直流电,交流电),它们是每隔
0.02
0.02
s打一个点.
(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A
A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3)某同学在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的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本题计算结果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①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0.56
0.56
m/s.
②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0.80
0.8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指出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内.
答:
BCD
BCD

(2)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设重锤质量为m,则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重锤的动能为
m(s1+s2)2f2
32
m(s1+s2)2f2
32
,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和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mg(s0+s1
mg(s0+s1
.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则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为:a=
(s2-s1)f2
4
(s2-s1)f2
4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
大于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定该阻力的大小,试用(2)中已知物理量和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表示出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
mg-m
(s2-s1)f2
4
mg-m
(s2-s1)f2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一根长导线弯曲成“п”,通以直流电I,正中间用绝缘线悬挂一金属环C,环与导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在电流I增大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