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物理----选修3-5]
(1)如图1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E1为基态.有处于激发态E2的一群氡原子A.以及处于激发态E3的一群氢原子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原子A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B.原子B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C.原子A能够吸收原子B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
D、原子B能够吸收原子A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
(2)如图2,在水平面内有两条光滑轨道MN、PQ,其上放有两根静止的导体棒ab和cd,质量分别为m1、m2.设有一质量为M的永久磁铁,其重心在轨道平面的正上方高为h的地方,释放后当磁铁的重心下落到轨道和导体棒组成的平面内时磁铁的速度为υ,导体棒ab的动能为EK,此过程中两根导体棒、导体棒与磁铁之间没有发生碰撞,求
①磁铁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
②磁铁在下落过程中装置中产生的总热量?

【答案】分析:(1)需要理解有关氢原子模型及跃迁理论,(2)求磁铁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可用动能定理求解,导体棒ab和cd相互作用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定律,求磁铁在下落过程中装置中产生的总热量时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解答:解;(1)根据氢原子能级与跃迁理论可知处于激发态E3的一群氢原子B能放出3种频率的光子,故B正确,原子吸收的能量应为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的能量差,C、D错误.
故选B.
(2)①设磁铁在下落过程中受的平均阻力为F,根据动能定理有:
得:
故磁铁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
②对导体棒ab、cd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磁铁的重心下落到轨道和导体棒组成的平面内时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v2有:m1v1=m2v2     ①
又导体棒ab的动能     ②
设磁铁在下落过程中在导体棒中产生的总热量为Q,由能量守恒有:     ③
由①②③可得:
即磁铁在下落过程中装置中产生的总热量为
点评: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是明确物理过程,然后选用相应的规律列式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选修3-4】
(1)如图甲所示为一简谐波在t=0时刻的图象,图乙所示为x=4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DE
ADE

A.这列波的波速是2m/s
B.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沿x正方向
C.t=3.5s时P点的位移为-0.2m
D.从t=0时刻开始P点的振动方程为y=0.2sin(πt+π)m
E、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频率为0.5Hz
(2)如图丙所示,MNPQ是一块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砖,其边长MN=30cm.一束激光AB射到玻璃砖的MQ面上(入射点为B)进入玻璃砖后在QP面上的F点(图中未画出)发生全反射,恰沿DC方向射出.其中B为MQ的中点,∠ABM=30°,PD=7.5cm,∠CDN=30°.
①画出激光束在玻璃砖内的光路示意图,求出QP面上的反射点F到Q点的距离QF;
②求出激光束在玻璃砖内的传播速度(真空中光速c=3×108m/s,sin37°=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物理--选修3-3]
(1)对于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A.石块难于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的引力总大于斥力
B.水可随意流动,是因为液体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为零
C.压缩气缸中气体时要用力,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任何物质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会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如图所示.一根长L=90c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h=25cm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L1=50cm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cmHg,玻璃管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①若将玻璃管缓慢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求玻璃管中气柱将变为多长:
②若保持玻璃管直立,继续向玻璃管中缓慢注入水银,则最多能注入多长的水银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选修3-3](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B.用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越打越费力,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
C.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时,饱和汽的压强增大
D.教室内看到透过窗子的“阳光柱”里粉尘颗粒杂乱无章的运动,这种运动是布朗运动
(2)被压瘪但尚未破裂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泡一会儿,就会重新鼓起来.这过程乒乓球内的气体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吸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B.吸热,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C.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压强不变    D.压强增大,单位体积分子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物理  选修3-4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质点A与质点B相距lm,A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t=0.02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
A.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
B.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从t=0时起,经过0.04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m
D.在t=0.04s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负方向
(2)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
2
.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后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来路返回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选修3-5
(1)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CD

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到n=1能级产生的
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六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频率关系为ν1>ν2>ν3>ν4>ν5>ν6.则ν126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2)动量分别为5kg?m/s和6kg?m/s的小球A、B沿光滑平面上的同一条直线同向运动,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若已知碰撞后A的动量减小了2kg?m/s,而方向不变,那么A、B质量之比的可能范围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