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改变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得到的a-F图象如图1所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如图2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中需测量重物下落的瞬时速度.在重物拖动的纸带上选择三个连续的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如图3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计时器在打下B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
 
m/s.多次实验后发现,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稍大于增加的动能,分析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
 

精英家教网
分析:由数学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a与F成正比.
本题的关键是需要求出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即可,求动能时需要根据中间时刻速度公式v
t
2
=
x
t
,求出纸带上B点的速度.
解答:解:(1)由图可知a与F成正比,结合给定的条件,可知质量不变的情况下,a与F成正比.
(2)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计时器在打下B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vB=
xAC
2T
=
0.0719+0.0757
2×0.02
m/s=3.69m/s

重物在拖着纸带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力等阻力因素的影响,由一部分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稍大于增加的动能.即:重物下落过程中,要克服阻力做功.
故答案为:(1)在m一定时,a与F成正比;(2)3.69;重物下落过程中,要克服阻力做功.
点评:本题一是对图象的考察,二是对实验结果的考察,质量一定时,a与F成正比.本题也考查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的数据处理,注意有关数学知识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推论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某同学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
C
C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    
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为0.6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
实验次数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
1 静止 0.4
2 静止 0.6
3 直线加速 0.7
4 匀速直线 0.5
5 直线减速 0.3
(2)有一个纯电阻用电器,其电阻约为20Ω,试设计一个能较精确地测量该用电器电阻的电路,要求使该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尽可能地大.可选用的器材有:
A.电源:电动势为8V,内电阻为1.0Ω
B.电流表:量程0.6A,内阻RA约为0.50Ω;
C.电压表:量程10V,内阻RV为10kΩ;
D.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为5.0Ω;
E.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为1000Ω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①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填序号)
D
D

②在答题纸上对应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③用该电路可以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约为
6.4
6.4
 V.
④若实验中在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状态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的示数U,考虑到电表内阻引起的系统误差,则用测量量及电表内阻计算用电器电阻值的表达式为
R=
URV
IRV-U
R=
URV
IRV-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用游标卡尺测量其中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如图所示.该球的直径为
23.80
23.80
mm.

该同学多次改变摆长和摆球的质量,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表.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与摆长的二次方根成正比
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与摆长的二次方根成正比

数据组序号 摆长/mm 摆球质量/g 周期/s
1 999.3 32.2 2.01
2 999.3 16.5 2.01
3 799.2 32.2 1.80
4 799.2 16.5 1.80
5 501.1 32.2 1.42
6 501.1 16.5 1.42
(2)(多选)若测量结果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比较,发现偏大,可能原因是
BC
BC

(A)振幅偏小
(B) 开始计时误记为n=1
(C)将摆线加上球直径当成了摆长
(D) 在单摆未悬挂之前先测定其摆线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取A、B、C、D、E、F、G共7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其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F两个点时的瞬时速度,vB=
0.40
0.40
m/s,vF=
0.72
0.72
m./s.(数值保留二位小数).
2)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画在答卷上的坐标纸中)
3)由所画的v-t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0.77
0.77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某同学在探究小车质量不变,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所受合力间的关系时,该同学平衡小车的摩擦阻力后,为了使小车所受的合力近似等于砝码的重力,小车的质量M和砝码的质量m分别应选取下列哪组值最适宜
B
B

A.M=500g,m分别为50g、70g、100g、225g
B.M=500g,m分别为20g、30g、40g、50g
C.M=200g,m分别为50g、75g、100g、225g
D.M=200g,m分别为30g、40g、50g、100g
(2)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打点清晰的纸带,并且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如图2所示,已知每相邻的2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5cm,s2=2.88cm,s3=4.80cm,s4=6.71cm,s5=8.64cm,s6=10.57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试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
1.92
1.92
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有另外两位同学通过测量,分别作出a-F图象,如图3、4中的A、B 线所示,试分析:
①A 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足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不足

②B 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太大
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1)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是”或“否”).
①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
 

②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
 

③把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
 

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表.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中 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见图1.该球的直径为
 
mm.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
 
的增大而增大
(2)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某同学用图2所示电路探究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与总电流I的关系.图中R0为已知定值电阻,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
①请根据图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3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②若电压表V2的读数为U0,则I=
 
mA;
③实验一: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I曲线a.见图4,由此可知电池内阻
 
 (填“是”或“不是”)常数,短路电流为
 
mA,电动势为
 
V.
④实验二:减小实验一中光的强度,重复实验,测得U-I曲线b,见图4.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某值时,若实验一中的路端电压为1.5V.则实验二中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
 
mW(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