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哪个情景中的“影”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  )
A.
         手影
B.
        毕业合影
C.
            幻灯投影
D.
           杯弓蛇影

分析 “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称之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根据不同原理所成的像分析各选项.

解答 解:A、手影是由于光线被手遮挡光线形成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A错误.
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进行拍照的,而毕业合“影”中的“影”是照相机拍出的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幻灯投影指的是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错误;
D、杯弓蛇影是指水面反射形成的弓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会根据其原理的不同,对光现象进行分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在某次军事演习中,空降兵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当下落到距离地面适当高度时打开降落伞,最终安全到达地面,空降兵从跳离飞机到安全到达地面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空降兵在0~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
B.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在逐渐减小
C.空降兵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1}{2}$v2
D.空降兵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1}{2}$(v1+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该装置研究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打点计时器接电源交流输出端(选填“直流”或“交流”);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的方法(选填“等效替代的方法”或“控制变量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一位同学利用图(甲)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求:

①从图中所给的刻度尺上读出A、B两点间的距离S1=0.70cm;
②该小车的加速度a=0.2m/s2.(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导致钩码的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则小车加速度a的值随钩码的个数的增加将趋近于g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用激光控制液面高度仪器的原理是:一束激光AO以固定的入射角i照射到液面上,反射光OB射到水平放置的光屏上,屏上用光电管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电信号输入控制系统就可以控制液面的高度.如果发现光屏上的光点在屏上由B点向左移动了△x的距离到B′点,则可判定(  )
A.液面上升,上升的距离为$\frac{△x}{2}tani$B.液面下降,下降的距离为$\frac{△x}{2}tani$
C.液面上升,上升的距离为$\frac{△x}{2tani}$D.液面下降,下降的距离为$\frac{△x}{2tan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cm.
P1P2P3P4P5P6
x0(cm)2.044.066.068.0510.0312.01
x(cm)2.645.267.8110.3012.9315.41
n102030405060
k(N/m)16356.043.633.828.8
$\frac{1}{k}$(m/N)0.00610.01790.02290.02960.0347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81.7;②0.122.
(2)以n为横坐标,$\frac{1}{k}$以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frac{1}{k}$-n图象.

(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frac{1.75×1{0}^{3}}{n}$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frac{3.47}{{l}_{0}}$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任意一条光线射向夹角为ϕ的两平面镜的相对镜面上,相继经两镜面反射后,最后射出线与最初入射线的方向间夹角应为(  )
A.ϕ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定理”.他们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mm.
(2)下列实验要求中不必要的一项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应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3)实验时保持滑块的质量M和A、B间的距离L不变,改变钩码质量m,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的图象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作出“t-F图象”
B.作出“t2-F图象”
C.作出“t2-$\frac{1}{F}$图象”
D.作出“$\frac{1}{t}-{F^2}$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进行了几百次的测量以后,他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虽不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荷量被认为是元电荷,这个实验被称为密立根油滴实验.如图,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板间产生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图中油滴由于带负电悬浮在两板间保持静止.
(1)若要测出该油滴的电荷量,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ABC.
A.油滴质量m             B.两板间的电压U
C.两板间的距离d       D.两板的长度L
(2)用所选择的物理量表示出该油滴的电荷量q=$\frac{mgd}{U}$(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