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闪光照相研究物体的运动,通过闪光照相可以利用多次曝光在同一照相底片上记录下物体多次曝光的位置.如果有一个物体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他们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已知闪光时间间隔为0.1s,对照片分析处理后得到如下数据,物体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O.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08m.
(1)根据以上数据他们能否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如果能,继续回答第(2)问;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3)物体在第3次闪光时运动的速度多大.
分析: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间的关系xm-xn=(m-n)aT2可求得加速度;根据一段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速度求得小球在第3次闪光时的瞬时速度.
解答:解:(1)物体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O.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08m.
根据xm-xn=(m-n)aT2可以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物体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O.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08m.
x34-x12=2aT2
解得a=3m/s2
(3)根据xm-xn=(m-n)aT2
x34-x23=x23-x12=aT2
所以第2次、第3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05m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3=
x24
t24
=0.65 m/s
答:(1)能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3m/s2
(3)物体在第3次闪光时运动的速度是0.65 m/s.
点评:本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和推论的直接应用,要注意灵活运用xm-xn=(m-n)aT2解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在坐标纸中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象,若电流表的内阻为1Ω,则 E=
2.0
2.0
V,r=
1.4
1.4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DIS实验系统探究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得到了质量为1.0Kg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得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多用电表是一种重要的电路检测工具,其用途很广.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一个量程为15V的电压表测多用电表输出的端电压,同时又从多用电表读出电压表的内电阻,假设你是组员,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先把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到“×100”档,将红、黑表笔短接,然后进行
欧姆调零
欧姆调零
.(填“机械调零”或“欧姆调零”)
②将欧姆表的表笔与电压表接线柱相接,红表笔应接电压表的
(填“正”或“负”)接线柱③如图,所测电压表的内电为
2600
2600
Ω.
④此时电压表所示欧姆表的输出电压为
4.0
4.0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石景山区一模)(1)如图1所示,某同学为了测量截面为正三角形的三棱镜玻璃折射率,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左侧插上两枚大头针
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右侧观察到 P1和P2的像.当P1的像恰好被P2的像挡住时,插上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实线)如图1所示.

①在答题卡的图1上画出对应的光路;
②为测出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若以AB作为分界面,需要测量的量是
入射角θ1
入射角θ1
折射角θ2
折射角θ2
,并在图1上用符号标出,则该三棱镜玻璃折射率的计算公式是n=
sinθ1
sinθ2
sinθ1
sinθ2

③若在测量过程中,放置三棱镜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平移(移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底边仍重合),仍以AB作为分界面,三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量值
大于
大于
其真实值(填“大于”、“小于”、“等于”).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2所示的电路测量某蓄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由于蓄电池的内阻很小,因此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定值电阻R0=2.0Ω.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R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U,得到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R/Ω 40.00 20.00 12.00 8.00 6.00 5.00
U/V 1.89 1.78 1.66 1.57 1.43 1.35
①为了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该小组的同学准备用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U,则图象的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应该是
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U/R(或电流I)
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U/R(或电流I)

②计算出与该组数据对应的物理量并填在答题卡的表格中;;
③请在图3所给的坐标纸中作图(要求在答题卡上答图2中作出图象),利用图象得到E=
2
2
V,r=
0.4
0.4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