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分别让一物体按照以下两种情境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一种是物体以速度v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t;另一种是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m只能为2v,与a1、a2的大小无关
B、v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C、a1、a2必须是一定的
D、a1、a2必须满足
a1?a2
a1+a2
=
v
t
分析:两次运动总位移相等、总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最大速度.
解答:解:两次运动过程平均速度相等,知平均速度的大小为v.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
vm
2
t1+
vm
2
t2=
vm
2
t=x
,则vm=
2x
t
=2v
,与加速度大小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推论
.
v
=
v0+v
2
,并能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①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②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v1、v2、v3、…;
③作出W-v草图;
④分析W-v图象.如果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果不是直线,
可考虑是否存在W∝v2、W∝v3、W∝
v
等关系.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
ABC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是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的.
(2)某同学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
①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后,测量的结果如图甲所示.请你读出其阻值大小为
1KΩ
1KΩ
.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该同学接着应该进行哪些操作?答:
将选择开关打到“×100”挡;将两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钮,进行欧姆挡调零;再将被电阻接到两表笔之间测量其阻值并读出读数;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打到“OFF”挡.
将选择开关打到“×100”挡;将两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钮,进行欧姆挡调零;再将被电阻接到两表笔之间测量其阻值并读出读数;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打到“OFF”挡.

②若该同学再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所用器材如图乙所示,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kΩ,电流表内阻约为5Ω,变阻器阻值为50Ω.图中部分连线已经连接好,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阻,请你完成其余的连线.
(3)该同学按照“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要求连接好图乙电路后,测得的电阻值将
大于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测电阻的实际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别让一物体按照以下两种情境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一种是物体以速度v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t;另一种是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到某一最大速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为2v,与a1、a2的大小无关

B.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

C.a1、a2必须是一定的

D.a1、a2必须满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二次模拟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题型:计算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B.按照相对论的观点,若火箭对地的速度为v,火箭“迎着”光飞行时,在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为c+v

C.按照相对论的观点,静质量为3kg的物体,当它以0.8c(c为光速)的速度运动时,

它的质量为5kg

        D.让一束阳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若以光束为轴转动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将不发生变化

(2)(10分)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振动方向相同的波源,相距d=60cm,产生的简谐横波可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 20cm/s.MN是与S1、S2连线平行的直线段,其长度MN=140cm,与S1、S2的距离s=30cm,S1、S2连线的中垂线平分MN且与MN交于P点.已知S1、S2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当S1、S2产生的波在MN上相遇时,问:

①P点的振幅是多少?

②MN上因干涉振动加强的点有几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B.按照相对论的观点,若火箭对地的速度为v,火箭“迎着”光飞行时,在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为c+v

C.按照相对论的观点,静质量为3kg的物体,当它以0.8c(c为光速)的速度运动时,

它的质量为5kg

        D.让一束阳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若以光束为轴转动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将不发生变化

(2)(10分)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振动方向相同的波源,相距d=60cm,产生的简谐横波可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 20cm/s.MN是与S1、S2连线平行的直线段,其长度MN=140cm,与S1、S2的距离s=30cm,S1、S2连线的中垂线平分MN且与MN交于P点.已知S1、S2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当S1、S2产生的波在MN上相遇时,问:

①P点的振幅是多少?

②MN上因干涉振动加强的点有几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