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下图所示,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mm
  0.698~0.702mm       18.45mm

试题分析: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是: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每旋转一周,测微螺杆F前进或后退0.5mm,把这一周分成50等分,每一等分对应固定刻度上的0.01mm,即可动刻度每转过一等分,F前进或后退0.01mm,因此,从可动刻度旋转的多少等分就知道长度变化了多少个0.01mm,用它测量长度,可以精确到0.01mm,还可以估读到0.001mm,因此,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它把前后方向的微小变化和圆周上的旋转变化对应起来,放大了这种变化。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整毫米数由固定刻度上读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但要注意固定刻度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698~0.702mm。
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是:游标卡尺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种,但工作原理是相同的,下面就以10分度为例做一介绍。游标上共有10个等分刻度,全长为9mm,也就是每个刻度为0.9mm,比主尺上刻度小0.1mm,当测量爪并拢时游标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对齐,此时示数为0,游标向右移动0.1mm,这时游标的1刻度与主尺的1刻度对齐,游标向右移动0.2mm,这时游标的2刻度与主尺的2刻度对齐,游标向右移动0.3mm,这时游标的3刻度与主尺的3刻度对齐…,当游标向右移动1mm,这时游标的10刻度与主尺的10刻度对齐,游标向右移动1.1mm,这时游标的0刻度线过了主尺的1mm刻度,且游标1刻度与主尺2刻度对齐,依此类推右移动n.k mm,这时游标的0刻度线过了主尺的n mm刻度,且游标0.k/m刻度与主尺n+0.k/m刻度对齐(0.k指小数部分,m指游标卡尺的精度10分度的为0.1,20分度的为0.05,50分度的为0.02,这种方法对20、50分度的游标卡尺同样适用)。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是:(1)以游标零刻度线位置为准,在主尺上读取整毫米数L ;(2)看游标上哪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度线(不管是第几条刻度线)对齐,由游标上对齐的刻度数n(即格数)乘以游标卡尺的精确度 x得出毫米以下的小数;(3)总的读数A为毫米整数加上毫米小数,即 A=" L" +n x 。读数时应注意,游标卡尺的读数不需要估读。游标卡尺读数经常出现的错误有 :(1)主尺上所标数值一般为cm数,有些同学误认为mm数;(2)小数点后准确的位数错误;(3)误将游标尺的边缘当作零刻度线。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8mm+9×0.05mm=18.45m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____"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甲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      cm。乙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每空2分,共8分)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9甲所示。把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左端垫高,在没有牵引的情况下让小车拖着纸带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木板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打出一行计时点,如果计时点间距相等,就说明摩擦力和小车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平衡。甲、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做探究实验,画出了各自如图所示的a-F的图线,

从图可知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________取值不同,其中    同学的取值较大.实验中要求小车的质量M远大于砝码的质量m。图乙是使用交变电流作电源,在以上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上选择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他测量了点到点、和点到C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则纸带上E点的速度vE=            ,重物的加速度为___   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下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标出,设A点为计时起点。(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⑴由图判断,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认为小车做            运动;
⑵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⑶BE间的速度vBE               m/s;
⑷C点的瞬时速度vC             m/s;
⑸小车的加速度a=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如图所示,A为固定橡皮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子,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甲中弹簧秤B的读数为     N;图乙中的F和两力中,方向一定沿OA方向的是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段金属丝的长度时,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先正确平衡摩擦力,并利用钩码和小车之间连接的力传感器测出细线上的拉力,改变钩码的个数,确定加速度与细线上拉力F的关系。

(1)下列图象中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_____

(2)某次实验中打出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这个加速度值a =_____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首先将白纸固定在方木板上、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 N、最小刻度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然后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夹角约为900,这时必须在白纸上记下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还必须记下                ,其中右图中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接着,用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去拉该橡皮筋时,该实验能否顺利进行下去 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