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次实验过程,结点的位置必须都拉到同一位置O点,不能随意变动

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总为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C.力的夹角越大越好

D.必须使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

(2)如果实验情况如图①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②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②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若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则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B.使用钢笔难以在油纸上写字,这是因为钢笔使用的墨水与油纸不侵润

C.所有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所有非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同性

D.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E.人们通常所说的干爽与潮湿是指空气的相对湿度,不是绝对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某中学的部分学生组成了一个课题小组,对海啸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他们设计了如下的模型: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4kg的物体,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运动,推力F随位移x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10m/s2,则:

(1)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2)在距出发点什么位置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3)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兴趣小组用实验室的手摇发电机和一个可看作理想的小变压器给一个灯泡供电,电路如图,当线圈以较大的转速n匀速转动时,额定电压为U0的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是U1。巳知线圈电阻是r,灯泡电阻是R,则有

A. 变压器输入电压的瞬时值是u=U1sin2πnt

B. 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是U1:U0

C. 电流表的示数是

D. 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火车以速率v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前方同一轨道上距车为s处有另一辆火车,它正沿相同的方向以较小的速率v2做匀速运动,于是司机立即使车做匀减速运动,该加速度大小为a,则要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a应满足的关系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一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已知一个力F=N,可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已知F1方向与F夹角为30°(如图所示),F2的大小为10N,则F1的大小可能是 ( )

A. N B. N C. 15N D. 2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在电场中把电量为2.0×10-9C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1.5×10-7J,再把这个电荷从B点移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4.0×10-7J.

(1)求A、C两点间电势差?

(2)电荷从A经B移到C,电势能如何变化?变化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高二理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电场中A点放入一个电荷量为2×10-6C的正试探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1×10-3N,则A点的电场强度为 N/C,若将正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减为1×10-6C,则A点的电场强度为 N/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电阻,D为理想二极管,原线圈接的交流电,则( )

A.交流电的频率为

B.通过的电流为

C.通过的电流为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