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热传递才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气体温度越高,每个分子运动的速率一定越大
C.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热量不可能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而不发生其他变化

分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依据布朗运动的现象和实质可判定C;
热力学第二定律反应了宏观自然过程的方向性;

解答 解:A、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故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而不是每个分子动能的标志,高温物体也有速率小的分子,故B错误;
C、布朗运动的现象是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热量不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但在引起其它变化的情况下可以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该题的关键是掌握布朗运动的现象和实质,此考点为考察热点,要注意掌握牢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氢原子的能级如图,当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光子a的能量大于光子b的能量B.光子a的波长小于光子b的波长
C.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D.若a为可见光,则b 有可能为紫外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为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重物的质量m=50kg,电源的电动势ε=110V.不计电源电阻及各处的摩擦,当电动机以v=0.9m/s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I=5A,试求电动机线圈的电阻.(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改变而改变,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压力大小.若图1为某压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压力特性曲线,其中RF、RO分别表示有、无压力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压力F,需先测量压敏电阻处于压力中的电阻值RF.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压力下该压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在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压敏电阻及所给压力已给出,待测压力大小约为0.6-1.0N,不考虑压力对电路其它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提供的器材如下:
A.压敏电阻,无压力时阻值Ro=150Ω
B.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Ω
C.电流表④,量程2.5mA,内阻约30Ω
D.电压表⑦,量程3v,内阻约3k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F.开关S,导线若干
(2)正确接线后,将压敏电阻置人待测压力中.测量数据如表:
123456
U(V)00.450.911.51.792.71
I(mA)00.30.61.01.21.8
根据上表可求出压敏电阻的测量值RF=1500Ω,结合图1可知待测压力的大小F=0.90N.
(3)试结合图1简要回答,压力F在0-0.2N和0.4-1.0N范围内压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
(4)某同学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了图3所示的压敏电阻在外力下的电阻-外力曲线(关于纵轴对称),由图线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上下对称分布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一电子分别在a、b、c三点,所受的电场力为Fa、Fb和Fc,所具有的电势能为Ea,Eb,Ec,则他们的大小关系是(  )
A.Fa>Fc,Ea<EcB.Fa>Fb,Ea>EbC.Fb<Fc,Eb<EcD.Fb>Fc,Eb>E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图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实线和虚线分别为t时刻和t+△t时刻的波形,B和C是横坐标分别为d和3d的两个质点.则t时刻质点B的振动方向为y轴正方向,该波的波速为$\frac{(6k+5)d}{2△t}$,(其中k=0,1,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电键,V与A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闭合、S断开,现将S闭合,则(  )
A.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电流表A的读数变小
B.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电流表A的读数变大
C.电压表V的读数变小,电流表A的读数变小
D.电压表V的读数变小,电流表A的读数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宇宙飞船在轨道上运行,由于地面指挥人员发现某一火箭残体的轨道与飞船轨道有一交点,通知宇航员随即开动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加速,脱离原轨道,关于飞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事(  )
A.飞船高度降低B.飞船高度升高
C.飞船周期变小D.飞船向心加速度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一辆上表面足够长的有动力小车B,小车的右端放置一小物体A(可看作质点).物体A与小车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初始时,小车B与物体A都静止.现小车B以恒定的加速度a=4m/s2开始向右运动,这时物体A与小车B发生相对滑动,当小车的速度达到12m/s时,小车便以此速度开始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A相对小车B不再滑动.
求(1)小车B从静止到开始匀速运动时,经过的时间和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2)物体A相对于小车B不再滑动时物体A与小车B右端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