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生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光子时,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加
C、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其核反应方程式是
 
14
7
N+
 
4
2
He→
 
17
8
O+
 
1
1
H
D、
 
131
57
I的半衰期是8天,8克
 
131
57
I经过16天后还剩4克未衰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关于核反应方程8234Se→8236Kr+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α粒子B、x没有质量C、此反应是β衰变D、此方程式裂变反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海啸,继而福岛核电站(世界最大的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关于核电站和核辐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发生的是轻核聚变反应B、核反应堆发生的是重核裂变反应C、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是由核内部本身决定,与外部条件无关D、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与地震、风力等外部环境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式
 
9
4
Be+
 
4
2
He→
 
12
6
C+x 中的x为中子
B、
 
14
6
C的半衰期为5730年,若测得一架古生物遗骸中
 
14
6
C的含量只有活体中的
1
8
,则此遗骸距今17190年
C、β射线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D、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的强度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
E、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由于放射性元素
237
93
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而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
237
93
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
 
209
83
Bi,下列论断中正确的 (  )
A、核
 
209
83
Bi比核
 
237
93
Np的少28个中子
B、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
D、发生β衰变时,核内中子数减少,质子数增加
E、质量为m0的放射性匀速Np,经过4个半衰期后,剩下的放射性元素Np的质量为
1
16
m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热核反应方程:
 
2
1
H+
 
3
1
H→
 
4
2
He+X+17.6MeV,其中X表示某种粒子,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X是质子
B、该反应需要吸收17.6MeV的能量才能发生
C、平均每个核子能释放3MeV以上能量
D、(m 
 
2
1
H
+m 
 
3
1
H
)>(m 
 
4
2
He
+m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可控核反应堆中需要给快中子减速,轻水、重水和石墨等常用作减速剂.中子在重水中可与
 
2
1
H核碰撞减速,在石墨中与
 
12
6
C核碰撞减速.上述碰撞可简化为弹性碰撞模型.某反应堆中快中子与静止的靶核发生对心正碰,通过计算说明,仅从一次碰撞考虑,用重水和石墨作减速剂,哪种减速效果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小球带有同种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A和qB,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平衡时,两小球恰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细线与竖直方向间夹角分别为θ1与θ2(θ1>θ2).两小球突然失去各自所带电荷后开始摆动,最大速度分别为vA和vB,最大动能分别为EkA和EkB.则(  )
A、mA一定小于mBB、qA一定小于qBC、vA一定小于vBD、EkA一定大于Ek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当入射光线绕.点顺时针方向转过20°,平面镜M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过20°,则反射光线转过(  )
A、0°B、20°C、40°D、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