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分)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木块重叠后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m1、m2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现在m2上施加随时间t增大的力F=kt,式中k是常数。

⑴写出木块m1、m2的加速度a1、a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
⑵在给定坐标系内绘出a1、a2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图线上若有转折点,请在坐标轴上标注出该点对应的坐标值。

⑴当0≤t<时,a1=a2;当t≥时,a1,a2-μg;⑵图略,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⑴由于所施加的外力F=kt,因此开始时,F较小,两木块将一起运动,设整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1+m2)a,所以解得:a1=a2=a=
从装置图中可以看出,它们一起运动的最大加速度取决于两者之间的最大摩擦力,有:m1a1<μm2g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t<
当t≥时,对m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2g=m1a1,解得:a1
对m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kt-μm2g=m2a2,解得:a2-μg
即a1、a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当0≤t<时,a1=a2
当t≥时,a1,a2-μg
所绘a1、a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如下图所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以及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灵活运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动车组就是把带动力的动力车与非动力车按照预定的参数组合在一起。某车次动车组由8节车厢连接而成,每节车厢的总质量均为8´104 kg,其中第1节和第5节带动力的,正常行驶时每节动力车发动机的功率均为2´107w,设动车组均在平直路面行驶,受到的阻力恒为重力的0.1倍(g取10m/s2)。求
(1)该动车组正常行驶时的最大速度
(2)当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时,第6节车对第7节车的牵引力为多大
(3)甲、乙两站相距10Km,如果动车组以50m/s的速度通过甲站,要使动车组停靠在乙站, 两台发动机至少需工作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图中φ0和L为已知量。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以x=0为中心、沿x轴方向做周期性运动。已知该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为-E0(0<E0<qφ0)。忽略重力。求:

(1)粒子的运动区间;
(2)粒子的运动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将质量m=10.0kg的箱子从斜坡底端由静止推上斜坡,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推力的大小F=100N,斜坡长度s=4.8m,木箱底面与斜坡的动摩擦因数μ=0.2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且已知sin37°=0.60,cos37°=0.80。

求:(1)物体到斜面顶端所用时间;
(2)到顶端时推力的瞬时功率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分)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一劲度系数为k的绝缘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整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距离弹簧上端为s0处由静止释放,设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上端接触瞬间所经历的时间t1
(2)若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最大速度大小为vm,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速度大小为vm过程中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W
(3)从滑块静止释放瞬间开始计时,请在乙图中画出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图中横坐标轴上的t1、t2及t3分别表示滑块第一次与弹簧上端接触、第一次速度达到最大值及第一次速度减为零的时刻,纵坐标轴上的v1为滑块在t1时刻的速度大小,vm是题中所指的物理量。(本问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分)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沿某斜面顶端A由静止滑下,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滑块到斜面顶端的距离的关系如图2所示。斜面倾角为37°,长为L。有一半径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刚好与斜面底端B相接,且直径BC与水平面垂直,假设滑块经过B点时没有能量损失。当滑块运动到斜面底端B又与质量为m的静止小球(可视为质点)发生弹性碰撞(已知:)。求:

(1)滑块滑至斜面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
(2)在B点小球与滑块碰撞后小球的速度大小;
(3)滑块滑至光滑竖直半圆轨道的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5 kg的小滑块,在F=4 N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平面上的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滑行x=1.75 m后由B处滑上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滑上斜面后拉力的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变为沿斜面向上,滑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已知小滑块沿斜面上滑到的最远点C距B点为L=2 m,小滑块最后恰好停在A处。不计B处能量损失,g取10 m/s2,已知sin 37°=0.6,cos 37°=0.8。试求:

(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拉力作用的距离x0
(3)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拉力作用的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置于固定斜面上,斜面的倾角θ=30°,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0 s后将拉力撤去,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设斜向上为正,g="10" m/s2),试求:
 
(1)拉力F的大小;
(2)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分)如图所示,某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7o,AB之间距离L1=2.05m,传送带以=1.0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质量为M=1.0kg,长度L2=1.0m的木板上表面与小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2=0.4,下表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0.1,开始时长木板靠近传送带B端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假设物块在滑离传送带至木板右端时速率不变,sin37o=0.6,cos37 o =0.8,  g=10)。求:

(1)物块离开B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在木板上滑过的距离;
(3)木板在地面上能滑过的最大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