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力对静止物体做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

(1)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用铅笔涂在相应位置) 。
A.放开小车,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2)关于橡皮筋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铅笔涂在相应位置) 。
A.橡皮筋做的功可以直接测量
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C.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
D.把橡皮筋拉伸为原来的两倍,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铅笔涂在相应位置)。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未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如图所示;

(1)D(2)B(3)BD(4) GI或HK

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中可以适当抬高木板的一侧来平衡摩擦阻力.受力平衡时,小车应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故ABC错误,D正确.
(2)橡皮筋的拉力是一个变力,我们无法用进行计算.故A错误.橡皮筋伸长量按倍数增加时,功并不简单地按倍数增加,变力功一时无法确切测算.因此我们要设法回避求变力做功的具体数值,可以用一根橡皮筋做功记为W,用两根橡皮筋做功记为2W,用三根橡皮筋做功记为3W…,从而回避了直接求功的困难.故B正确.小车在橡皮条的拉力作用下先加速运动,当橡皮条恢复原长时,小车由于惯性继续前进,做匀速运动.故C错误.橡皮筋的拉力是一个变力,我们无法用进行计算,x变为原来的2倍,比原来的两倍要大.故D错误.
(3)平衡摩擦力后,橡皮筋的拉力等于合力,橡皮条做功完毕,小车的速度最大,若不进行平衡摩擦力操作,则当橡皮筋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本题中木板水平放置,显然没有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因此当小车的速度最大时,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未过两个铁钉的连线,BD正确;
(4)要验证的是“合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的初速度为零,故需要知道做功完毕的末速度即最大速度v,此后小车做的是匀速运动,故应测纸带上的匀速运动部分,由纸带的间距可知,应该选择HK部分
考点:探究力对静止物体做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为了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1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把整个装置放在不同高度,重新做此实验,结果两小球总是同时落地。此实验说明了A球在竖直方向做
           运动。某同学接着研究事先描出的小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O,取水平向右为x轴,竖直向下为y轴,如图2所示。在轨迹上任取点A和B,坐标分别为A(x1,y1)和B(x2,y2),使得y1∶y2 = 1∶4,结果发现x1∶x2 = 1∶2,此结果说明了小钢球在水平方向做       运动。

图1                                  图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2、3、4、5、6为连接点的标号。在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现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需要检测的有:电源、开关、小灯泡、3根导线以及电路中的各点连接。

(1)为了检测小灯泡以及3根导线,在连接点1、2已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      挡。在连接点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    挡。
(2)在开关闭合情况下,若测得5、6两点间的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则表明        
                                         可能有故障
(3)将小灯泡拆离电路,写出用多用表检测该小灯泡是否有故障的具体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现有:A毛玻璃屏、B双缝、C白光光源、D单缝、E透红光的滤光片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的最左端,依次放置其它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为 C、             、A。
(2)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的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一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记为x1。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六条亮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记为x2。则x2=          mm
(3)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式λ=         ,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      nm.
(公式要求按题目所给具体符号填写,计算结果保留整数,1 nm=10-9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2)把量程为3m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电源电动势E=3V。改装后,将原来电流表3mA的刻度定为电阻的“0”刻度,欧姆表的中值电阻为           Ω,2mA刻度处标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 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2)遗漏的内容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


(1)该学习小组的同学想用沙和沙桶的重力作为滑块受到的合力,探究滑块所受合力做功与滑块动能变化的关系。为了实现这个想法,该小组成员提出了以下实验措施,你认为有效的有     (填选项字母)。

A.保持沙和沙桶的质量远大于滑块质量
B.保持沙和沙桶的质量远小于滑块质量
C.保持长木板水平
D.把木板的左端垫起适当的高度以平衡摩擦力
E.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2)图是滑块(质量为m)在恒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数据已用字母表示在图中,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利用这些数据能验证动能定理,滑块从A到B的过程中,恒力做的功为WAB        ;滑块动能的变化量为EkB-EkA            ;请你说出对这种做法的评价。优点是:                           ;缺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必须平衡摩擦力
B.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或电火花)计时器电源
C.当改变橡皮筋条数后,小车可以从不同位置释放
D.计算小车速度时可任选纸带上的测量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研究平抛运动,下面哪些做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 

A.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钢球
B.尽量减小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
C.实验时,让小球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D.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2)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根据如图所示,求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_ m/s。(g取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