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D是一只理想二极管,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AB内部原有带电微粒P处于静止状态.下列措施下,关于P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带电微粒P原来处于静止状态,重力与电场力平衡.保持S闭合,稳定时,电容器的电压不变,改变板间距离,电容随之改变,若电压增大,电容器可以充电;若电压减小,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电容器不能放电.断开S后,电容器的电量不变,改变板间距离,板间场强不变,微粒P仍处于静止状态.
解答:解:A、保持S闭合,电源的路端电压不变.增大A、B板间距离,电容减小,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电容器不能放电,其电量不变,由推论E=
4πkQ
?d
得到,板间场强不变,微粒所受电场力不变,仍处于静止状态.故A正确.
    B、保持S闭合,电源的路端电压不变,电容器的电压不变,减少A、B板间距离,由E=
U
d
可知,板间场强增大,电场力增大,微粒将向上运动.故B正确.
    C、D断开S后,电容器的电量Q不变,由推论E=
4πkQ
?S
得到,板间场强不变,微粒所受电场力不变,仍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
点评:本题关键之处要抓住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使得电容器不能放电.对于推论E═
4πkQ
?S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测量一块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未知)一块      B.电流表(量程3A,内阻0.01Ω)一只   C.定值电阻(阻值5kΩ,额定电流0.5A)一个  D.电池组(电动势小于3V,内阻不计)E.多用电表一只     F.开关两只     G.导线若干
有一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档有3种倍率,分别是×100Ω、×10Ω和×1Ω.该同学选择×10Ω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重新选择
×100Ω
×100Ω
倍率.重新选择倍率后,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那么测量结果大约是
3000
3000
Ω

(2)为了更准确的测出该电压表内阻的大小,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合理的是
(填“甲”或“乙”)电路.其理由是:
甲图中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太小,读数误差比较大
甲图中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太小,读数误差比较大

(3)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K2闭合前后电压表的读数U1、U2
K2闭合前后电压表的读数U1、U2
;用上述所测各量表示电压表内阻,其表达式应为Rv=
U1R
U2-U1
U1R
U2-U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李泳探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过程如下:
[猜想与假设]
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成正比关系.
[设计与实验步骤]
a.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b.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分别悬挂100g、200g的钩码,记下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c.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整理器材,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钩码质量m/g 0 100 200
标尺刻度L/cm 15.0 20.10 24.96
[交流与评估]
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L-m图象,如图所示.李泳探究小组根据图象分析,否定了原来的猜想,得出“弹簧弹力和弹簧长度成正比”的结论.
①你认为该小组所得结论对吗?
.(填“对”或“错”)你的理由是
L-m图象纵坐标的起点不是从0开始;或弹簧弹力和弹簧长度是线性函数关系,但不成正比
L-m图象纵坐标的起点不是从0开始;或弹簧弹力和弹簧长度是线性函数关系,但不成正比

②李泳小组在[设计与实验步骤]中存在的一项严重不足是
只测量三组数据不足以探究得出物理规律或测量数据太少
只测量三组数据不足以探究得出物理规律或测量数据太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6?宝山区模拟)如图所示,在空间中的A、B两点固定着一对等量正点电荷,有一带电微粒在它们产生的电场中运动,设带电微粒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带电微粒在电场中所做的运动可能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 C.类似平抛运动; D.机械振动.
现有某同学分析如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不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与类似平抛运动,因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不可能受到恒定的外力作用,所以A、C是错误的,也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因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始终指向圆心充当向心力,图示中两点电荷所产生的电场不可能提供这样的向心力,所以B也是错误的.唯有D正确,理由是在AB连线中点O两侧对称位置之间可以做机械振动.
你认为该同学的全部分析过程是否有错,若没有错,请说明正确答案“D”成立的条件?若有错,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将一个力传感器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某单摆摆动时悬线上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图线提供的信息可判断摆球摆动的周期T为
 
s,在摆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将
 
(选填“减小”、“增大”、“不变”)
精英家教网
(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有关数据:
物 理 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摆长L(m) 0.5 0.6 0.8 1.0 1.2
周期T2(s2 2.2 2.4 3.2 4.0 4.8
①利用上述数据在图b中描出L-T2图线
②利用图线求得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取π2=9.86)
③在实验中,若用计算法求g值,求得g值偏小,可能是下列原因中的
 

A.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度,而未加小球半径
B.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
C.计算摆长时,将悬线长加小球直径
D.单摆振动时,振幅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小球的直径,示数为_________mm。

(2)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内阻,所备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V(量程3 V,内驵未知)

B.电流表A(量程3 A,内阻0.01 Ω)

C.定值电阻R0(阻值2 kΩ,额定电流50 mA)

D.电池组E(电动势略小于3V,内阻不计)

E.多用电表

F.开关S1、S1,导线若干

有—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挡有4个倍率,分别是×1 kΩ、× 100 Ω、×10 Ω、×1 Ω。该同学选择×10 Ω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量,发现指针偏角太小(相对左端)。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重新选用×100 Ω倍率。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那么测量结果是__________Ω。

②为了更精确地测出此电压表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A、B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合理的电路图是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

③用你所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请简述实验步骤_________;并用上述所测各量的符号表示电压表内阻RV=_________。

④在图丙中,根据你选择的电路图把实物连接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