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选修3-4)

(I)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某音叉的频率为440 Hz,示波器显示其稳定的图像如图,

图形中A处对应的最短时间为 s

B.广播电台通过电磁波传播声音信号,这时电磁波的频率

等于声音的频率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出七色光” 与“用放大镜看报纸,字体变大” 反映的主要

物理原理是相同的

D.“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日光灯,看到彩色条纹”与“肥皂泡上呈现彩色图样”都是光

的衍射现象

E.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可以检查某些精密仪器表面的平整度

F.在匀速运动的火车上,观察地面上某一光源,无论火车向哪个方向运动,光的速

度并不发生变化

(II)如图所示,长为s的光导纤维AB,光脉冲信号从A处多次以不同入射角入射,

经若干次全反射后由B射出,经过测量,光在光导纤维内传播的最长时间为t,由此

计算光导纤维所用材料的折射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选修3-4

(1)如图一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象,经过0.4s时间恰好再次出现图示的波形.以下可确定的是
ACD
ACD

A.波的传播速度大小;
B.t=0时刻质点P的振动方向
C.在0到0.3s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 
D.在1.0s时刻的波形图
(2)如图二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Ocm,折射率为n=
3
,直径AB与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选修3-4]
(1)如图所示,在均匀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的两个振源A、B相距6m,振动频率相等.t0=0时刻A、B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一个周期,振幅相等,A的振动图象为(甲),B的为(乙).若由A向右传播的机械波与由B向左传播的机械波在t1=0.3s时恰好相遇,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大小均为10m/s
B.两列波的波长都是4m
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C为振动加强点
D.t2=0.5s时刻B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
精英家教网
(2)如图2所示,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AO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为半径R=10cm的四分之一圆弧,AB与水平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射向圆心O,在AB分界面上的入射角i=45°,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亮斑.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
2
3
3
n2=
2
.①判断在AM和AN两处产生亮斑的颜色;②求两个亮斑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泗阳县一模)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
A.(选修3-3模块)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取决于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浸润和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D.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2)如图所示,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活塞通过滑轮和一重物连接并保持平衡,已知活塞距缸口0.2m,活塞面积10cm2,大气压强1.0×105Pa,物重50N,活塞质量及一切摩擦不计,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活塞刚好升到缸口,封闭气体吸收了60J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功10J的功,则封闭气体的压强将
不变
不变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气体内能变化量为
50
50
J.
(3)用油膜法测量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将浓度为的一滴油酸溶液,轻轻滴入水中,稳定后形成了一层单分子油膜,测得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为V0,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多少?如果把油酸分子看成是球形的,该滴油酸分子数约为多少?
B.(选修3-4模块)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不管光源与观察者是否存在相对运动,观察者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变的
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
(2)如图1所示为一个向右传播的t=0时刻的横波波形图,已知波从O点传到D点用0.2s,该波的波速为
10
10
 m/s,频率为
2.5
2.5
 Hz;t=0时,图中“A、B、C、D、E、F、G、H、I、J”各质点中,向y轴正方向运动的速率最大的质点是
D
D

(3)图2示是一透明的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R=20cm,折射率为
3
,AB是一条直径,今有一束平行光沿AB方向射向圆柱体,试求:
①光在圆柱体中的传播速度;
②距离直线AB多远的入射光线,折射后恰经过B点.
C.(选修模块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波动特性
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的量子化
C.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D.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环境的温度有关
(2)90234Th是不稳定的,能自发地发生衰变.
①完成90234Th衰变反应方程90234Th→91234Pa+.
90234Th衰变为86222Rn,共经过
3
3
  次α衰变,
2
2
 次β衰变.
(3)光滑水平上有A、B两辆小车,A、B两车上分别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和两根条形磁铁(条形磁铁是相同的),已知A车(包括车上的磁铁)的质量是B车(包括车上的磁铁)质量的4倍,当A车以已知速度v向静止的B车运动时,当它们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某一极限值后又被弹开,然后各自以新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作用前后它们的轨迹在同一直线上,求当A、B之间距离最短时它们各自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届海南省琼海市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物理卷 题型:选择题

(选修3-4)

(I)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某音叉的频率为440 Hz,示波器显示其稳定的图像如图,

图形中A处对应的最短时间为 s

B.广播电台通过电磁波传播声音信号,这时电磁波的频率

等于声音的频率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出七色光” 与“用放大镜看报纸,字体变大” 反映的主要

物理原理是相同的

D.“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日光灯,看到彩色条纹”与“肥皂泡上呈现彩色图样”都是光

的衍射现象

E.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可以检查某些精密仪器表面的平整度

F.在匀速运动的火车上,观察地面上某一光源,无论火车向哪个方向运动,光的速

度并不发生变化

(II)如图所示,长为s的光导纤维AB,光脉冲信号从A处多次以不同入射角入射,

经若干次全反射后由B射出,经过测量,光在光导纤维内传播的最长时间为t,由此

计算光导纤维所用材料的折射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