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1分)如图甲所示,半径为r的金属圆环水平放置,三条电阻均为R的导体棒Oa、Ob、和Oc互成1200角连接在圆心O和圆环上,圆环绕经过圆心O的竖直金属转轴以大小为ω的角速度按图中箭头方向匀速转动。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区与圆环所在平面相交,相交区域为如图虚线的菱形(顶角为600的那个顶点位于O处、其它三个顶点在圆环外)。C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通过固定的电刷P和Q连接在圆环和金属转轴上,电容器极板长为L,两极板的间距为d。现使一细电子束沿两板间的中线以大小为vO(vO=)的初速度连续不断地射入电容器C。

(1)设磁感应强度为B,以导体棒Ob开始进入磁场为计时起点。请在乙图坐标中画出电刷P和Q间电压U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至少画出圆环转动一周的图像)

(2)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质量为m。忽略圆环的电阻、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及电子所受重力和阻力。欲使射入的电子全部都能通过电容器C,则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2)电子在平行板电容器中运动的时间

------------------- (6) ---1分

所以,当电子开始进入平行板电容器中时,某一导体棒也开始进入磁场,这个电子在平行板       电容器中运动的第一个和第三个时间内竖直方向受到电场力而做匀加速运动;第二个时间内竖直方向不受电场力而做匀速运动,这个电子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最大。用y表示竖直位移

第一个时间内    ---------- (7) ---4分

第二个时间内     ------------------------ (8) ---1分

第三个时间内     ------------------------- (9) ---1分

竖直方向上的最大位移  --- (10) ---2分

解得                  ------------------ (11) ---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6?浦东新区一模)据某校地震测报组消息: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南投地区发生了7.6级大地震,它是由台湾中部大茅-双冬及车笼铺两块断层受到挤压,造成剧烈上升及平行移位而形成.已知地震波分三种:横波(S波),波速VS=4.5km/s;纵波(P波),波速VP=9.9km/s;面波(L波),VL<VS.面波在浅源地震中破坏力最大.
(1)位于震源上方的南投地区某中学地震测报组有单摆A与竖直弹簧振子B(如图甲所示),地震发生时最先明显振动的是
B
B
(选填“A”、“B”).
(2)台中市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三种波形各对应的地震波类型:a为
P
P
波,b为
S
S
波,C为
L
L
波(选填“S”、“P”、“L”).
(3)若在地震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7.6s,则地震台距震源约为
62.7
62.7
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杭州模拟)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我国将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它将在两年内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假如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所处的轨道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它们在轨道上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当它们处于图甲所示的轨道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顺利发射升空,卫星的发射轨道为一椭圆,如图甲所示,地球的球心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A、B两点分别是卫星运行轨道上的近地点和远地点.若A点在地面附近,且卫星所受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和11月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实现对接,如乙图所示,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由以上信息,可以判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手电筒里的两节干电池用久了以后,灯泡发红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池没电了”,有人
为了“节约”,在手电筒里装一节新电池和一节旧电池搭配使用.某同学为了检验此人的做法是否合理,设计了下面验:
①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分别测量新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并将测量结果描绘成如图乙所示的U-I 图象,
由图线可知:新电池电动势E1=
1.5
1.5
V,内阻 r 1=
0.3
0.3
Ω;旧电池电动势E2=
1.2
1.2
V;
内阻 r2=
4.0
4.0
Ω.
②计算新旧电池各一节串联作电源使用时的效率.(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3V 2W”)
③计算上小题中旧电池提供的总电功率和它内阻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多少.
④你认为新旧电池搭配使用的做法是否合理,简述理由.
(2)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①每次换档后,需重新
欧姆调零
欧姆调零
,再进行测量.
②如果表的指针偏转过大,为使测量比较精确,应将选择开关拨至倍率较
(填大或小)的档位上.
③某次测电阻时,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电阻的测量值是
190
190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所示,直线I、Ⅱ分别是电源1与电源2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变化的图线,曲线Ⅲ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则电源1和电源2的内阻之比为
11:7
11:7
.若把该小灯泡先后分别与电源1和电源2单独连接时,则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1:2
1:2

(2)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
2.706
2.706
mm.另一位学生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
5.015
5.015
cm.

(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1、P2确定入射光线,
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连接OP3.图中MN为分界面,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B、C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CD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D点.设AB的长度为l1,AO的长度为l2,CD的长度为l3,DO的长度为l4,圆的半径为R,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的是
l1、l3
l1、l3
(用上述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
l1
l3
l1
l3

(4)在“用多用表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C

A.测电阻时,红、黑表笔分别错插入负、正插孔,只要其它方法正确,不影响被测量电阻的结果
B.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
C.用×1的欧姆档测量时,指针恰好指示在10Ω与20Ω正中间,所测电阻的阻值一定小于15Ω
D.多用表使用完毕后,应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最大档,以防表头烧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