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长木板A长度为l,其右边固定一个薄挡板,包括挡板在内总质量为1.5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木块B质量为M,从A的左端开始以初速度v0在A上滑动,滑到右端与挡板发生碰撞,已知碰撞过程时间极短,碰后木块B恰好滑到A的左端停止,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B滑到A左端时的速度
(2)若μ=
3
v
2
0
160gl
,在B与挡板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木板A做多少功?
(3)讨论A和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在某一段时间里运动方向是向左的,如果不可能,说明理由;如果可能,求出发生这种情况的条件.
分析:(1)B在A上滑动过程,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木块B恰好滑到A的左端停止,两者速度相等,根据动量守恒列式求此时B的速度.
(2)B与挡板碰撞后的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列式求出两个物体的速度,再对A,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摩擦力对木板A做的功.
(3)通过分析A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判断A能否向左运动.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结合分析B能否向左运动.
解答:解:(1)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1.5M)v ①
得B滑到A左端时的速度v=0.4v0.方向向右.
(2)设B与挡板碰撞后瞬间,A、B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根据系统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
   Mv0=Mv1+1.5Mv2
1
2
M
v
2
0
=
1
2
M
v
2
1
+
1
2
×1.5M
v
2
2
+μMl ③
对A,由动能定理得:摩擦力对木板A做功W=
1
2
×1.5Mv2-
1
2
×1.5M
v
2
2

联立②③④得:v1=
1
2
v0
(另一解v1=
3
10
v0
,小于
2
5
v0
舍去),W=-
27
400
M
v
2
0

(3)A在运动过程中不可能向左运动.因为在B未与A碰撞瓣,A受的摩擦力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碰撞后A所受的摩擦力向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最后共同速度仍向右,所以A在运动过程中不可能向左运动.
B在碰撞后,有可能向左运动,即v2<0,结合①②得:v1
2v0
3

代入③得  μ>
2
v
2
0
15gl

又根据能量守恒得:
1
2
M
v
2
0
-
1
2
(M+1.5M)v2
≥2μMl
得到  μ<
3
v
2
0
20gl

故B运动方向是向左的条件是
2
v
2
0
15gl
<μ≤
3
v
2
0
20gl

答:(1)B滑到A左端时的速度为0.4v0
(2)摩擦力对木板A做功为-
27
400
M
v
2
0

(3)A在运动过程中不可能向左运动.B运动方向是向左的条件是
2
v
2
0
15gl
<μ≤
3
v
2
0
20gl
点评:正确应用动量守恒和功能关系列方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尤其是弄清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功能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长木板A上右端有一物块B,它们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运动,速度v0=2.0m/s.木板左侧有一个与木板A等高的固定物体C.已知长木板A的质量为mA=1.0kg,物块B的质量为mB=3.0kg,物块B与木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
(1)若木板A足够长,A与C第一次碰撞后,A立即与C粘在一起,求物块B在木板A上滑行的距离是多少;
(2)若木板A足够长,A与C发生碰撞后弹回(碰撞时间极短,没有机械能损失),求第一次碰撞后A、B具有共同运动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A:如图所示,长木板A上右端有一物块B,它们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运动,速度v0=2m/s.木板左侧有一个与木板A等高的固定物体C.已知长木板A的质量为mA=1.0kg,物块B的质量为mB=3.0kg,物块B与木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
(1)若木板A足够长,A与C第一次碰撞后,A立即与C粘在一起,求物块 B在木板A上滑行的距离L应是多少;
(2)若木板足够长,A与C发生碰撞后弹回(碰撞时间极短,没有机械能损失),求第一次碰撞后A、B具有共同运动的速度v;
(3)若木板A长为0.51m,且A与C每次碰撞均无机械能损失,求A与C碰撞几次,B可脱离A?
B:如图所示,长木板A上右端有一物块B,它们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运动,速度v0=2m/s.木板左侧有与A等高的物体C.已知长木板A的质量为mA=1kg,物块B的质量为mB=3kg,物块C的质量为mc=2kg,物块B与木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
(1)若木板足够长,A与C碰撞后立即粘在一起,求物块B在木板A上滑行的距离L;
(2)若木板A足够长,A与C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没有机械能的损失),求第一次碰撞后物块B在木板A上滑行的距离L1
(3)木板A是否还能与物块C再次碰撞?试陈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湖南模拟)如图所示,长为L的木板A右边固定一个挡板,包括挡板在内的总质量为1.5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B(视为质点),从木板A的左端开始以初速度为v0在木板A上滑动,小木块B与木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木块B滑到木板A的右端与挡板发生碰撞,已知碰撞过程时间极短,且碰后木块B恰好滑到木板A的左端就停止滑动.求:
(1)若μL=
3
v
2
0
160g
(g为重力加速度),在小木块B与挡板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木板A做正功还是做负功?做功为多少?
(2)木板A与小木块B在碰撞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若木块B在某一段时间内相对地面运动方向向左,试求木块B能向左滑动,又能保证木板A和小木块B刚好不脱离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长木板A的右端与桌面相齐,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p,今用一水平恒力F将A推出桌面,在长板开始翻转之前,木板的加速度将会(  )

A

 
逐渐减小

A. 逐渐增大

B. 不变

C. 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长木板A上右端有一物块曰,它们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运动,速度v0=2.0m/s。木板左侧有一个与木板A等高的固定物体c。已知长木板A的质量为m一=1.0 kg,物块B的质量为mB=3.0 kg,物块B与木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g=10 m/s2

(1)若木板A足够长,A与C第一次碰撞后,A立即与C粘在一起,求物块曰在木板A上滑行的距离工应是多少;

(2)若木板A足够长,A与C发生碰撞后弹回(碰撞时间极短,没有机械能损失),求第一次碰撞后A、曰具有共同运动的速度”;

(3)若木板A长为0.51 m,且A与C每次碰撞均无机械能损失,求A与C碰撞几次,B可脱离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