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用于火灾报警的离子烟雾传感器如图所示.在网罩Ⅰ内有电极Ⅱ和Ⅲ,a、b两端接电源,Ⅳ是一小块放射性同位素镅241,它能放射出一种很容易使空气电离的粒子.正常情况下镅241放射出的粒子使两个极板间的空气电离,在a、b间形成较强的电流;发生火灾时,大量烟雾进入网罩Ⅰ内,烟尘颗粒吸收其中的带电粒子,导致电流发生变化,从而报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镅241射出的是α粒子,有烟雾时电流增强
B.镅241射出的是α粒子,有烟雾时电流减弱
C.镅241射出的是β粒子,有烟雾时电流增强
D.镅241射出的是β粒子,有烟雾时电流减弱

分析 在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烟雾进入网罩内,烟尘颗粒吸收空气中的离子和镅发出的粒子,使得烟雾电流减弱.

解答 解:放射性同位素镅241,它能放射出一种很容易使气体电离的粒子,知该粒子是α粒子.发生火灾时,烟雾进入网罩内,烟尘颗粒吸收空气中的离子和镅发出的粒子,使得电流减弱.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 在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烟雾进入网罩内,烟尘颗粒吸收空气中的离子和镅发出的粒子,使得烟雾电流减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甲为磁感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磁场方向垂直纸面,规定向里的方向为正.在磁场中有一平面位于纸面内的细金属圆环,如图乙所示.令I1、I2、I3分别表示Oa、ab、bc段的感应电流,F1、F2、F3分别表示金属环上很小一段导体受到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1沿逆时针方向,I2沿顺时针方向
B.I2沿顺时针方向,I3沿顺时针方向
C.F1方向指向圆心,F2方向指向圆心
D.F2方向背离圆心向外,F3方向指向圆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A,底面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B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增大时,系统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劈A受到的力的个数不变B.斜劈A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C.光滑球B对地面的压力一定不变D.光滑球B受到的合力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为可变电阻,当R1调大时(  )
A.R2上的功率增大B.R3上的功率增大C.Ro上的功率增大D.R上的功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伽利略研究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发现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增大斜面倾角,该规律仍然成立.于是,他外推到倾角为90°的情况,得出结论(  )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图(甲)为《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必须测定摆锤的直径
(B)定位挡片的作用是改变摆锤的机械能
(C)摆锤下落的高度可由标尺盘直接测定
(D)摆锤每次都必须从摆锤释放器的位置以不同的速度向下运动

(2)某同学实验得到的数据界面如图(乙)所示,则摆锤经过C点的机械能约为0.03J,根据各点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位置开始沿竖直方向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图象可知(  )
A.在t2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高度
B.在0~t1时间内,a质点处于失重状态
C.在t1~t2时间内,a质点的机械能不变
D.在0~t2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M、N两物体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M质量为5kg,速度大小为10m/s,N质量为2kg,速度大小为5m/s,它们的总动量大小为40kg•m/s;两者相碰后,M仍沿原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变为4m/s,则N的速度大小变为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一物体从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取地面的重力势能为零,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W1,阻力对物体做功W2,其它力对物体做功W3,则该过程终态时(  )
A.物体的动能为W1+W2+W3B.物体的重力势能为W1
C.物体的机械能为W2+W3D.物体的机械能为W1+W2+W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