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m/s的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动能损失.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向左最多能滑到传送带左右两端AB的中点处,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传送带左右两端AB间的距离L.
(2)上述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组成的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3)物体随传送带向右运动,最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h′.
分析:(1)物体向左滑到AB的中点处时速度等于0,从静止开始到在传送带上的速度等于0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即可求得L;
(2)物体与传送带组成的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此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根据做功公式求出摩擦力所做的功;
(3)物体随传送带向右匀加速,要分析在到达A点前速度是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如果达到,那就以传送带的速度冲上斜面,如果没有达到,就以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冲上斜面,再根据动能定理即可求出最大高度.
解答:(1)从静止开始到在传送带上的速度等于0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得:
         mgh-
μmgL
2
=0-0          
      解得:L=12.8 m.
(2)在此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
         x=
L
2
+v?t                
         又
L
2
=
1
2
μgt2

      而摩擦热Q=μmg?x           
     以上三式可联立得Q=160 J.
(3)物体随传送带向右匀加速,当速度为v=6 m/s时向右的位移为x,
         则μmgx=
1
2
m
v
2

         x=3.6 m<
L
2

即物体在到达A点前速度与传送带相等,最后以v=6 m/s的速度冲上斜面,
   由动能定理得:
1
2
m
v
2
=mgh′
        解得:h′=1.8 m.
答:(1)传送带左右两端AB间的距离为12.8 m;(2)上述过程中物体与传送带组成的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60 J;(3)物体随传送带向右运动,最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h′为1.8m.
点评:该题涉及到相对运动的过程,要认真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选择恰当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解题,本题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放一质量为2kg的小球,球被垂直于斜面的固定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g取10m/s2
(1)求挡板受到小球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2)求斜面受到小球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3)此时斜面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吗?如果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说明此摩擦力的方向;如果不受地面的摩擦力,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滑轮O(可视为质点).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4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B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绳子到达竖直位置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的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在斜面底端0处固定有一轻弹簧,斜面顶端足够高.斜面上OM段光滑,M点的以上均粗糙.质量为m的物块A在M点恰好能静止,在离M点的距离为L的N点处,有一质量为2m的光滑物块B以速度V0=
2gL
滑向物块A,若物块间每次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后即紧靠在一起但不粘连,物块间、物块和弹簧间的碰撞均为正碰.求:
(1)物块A在M点上方时,离M点的最大距离s;
(2)系统产生的总内能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武昌区模拟)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电场中,斜面AB长为L,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υ0由斜面底端的A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仍为υ0,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盐城一模)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底端固定一沿斜面方向的弹簧.一质量为m的滑块将弹簧压缩到A点(滑块与弹簧不连接),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L.滑块在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滑过距离L时速度为0.求:
(1)滑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2)滑块刚脱离弹簧时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