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1?船营区模拟)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3.2
3.2
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
1
m
,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小车加速度
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小车质量
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1
m
/kg-1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00 0.60
请在方格坐标纸中画出a-
1
m
图线,并从图线求出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倒数
1
m
之间的关系式是
a=
1
2m
m/s2
a=
1
2m
m/s2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c)所示.
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分析: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的加速度.
根据图象运用数学知识求出物理量的关系式.
解答:解:(1)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
a=
△x
t2
=3.2m/s2
(2)
根据图象运用数学知识求出物理量的关系式:a=
1
2m
m/s2
(3)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有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还为0,说明小车的摩擦力与绳子的拉力抵消呢,原因是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故答案为:(1)a=3.2m/s2
(2)如图所示,a=
1
2m
m/s2
(3)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点评:直观反映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是要找出这两个量的线性关系,即画出直线图象.
对于直线图象,我们一般从直线的斜率、截距、特殊点这几个方面去考虑,而斜率、截距、特殊点在物理问题中都有一定的物理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船营区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减速的加速度为
3
4
g
,此物体在斜面上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船营区模拟)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学生需要记录的是
两个弹簧秤的读数
两个弹簧秤的读数
两个细线套的方向
两个细线套的方向
橡皮条结点的位置
橡皮条结点的位置
,接着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要特别注意的是
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船营区模拟)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船营区模拟)高台滑雪以其惊险刺激而闻名,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跃姿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某滑雪轨道的完整结构可以简化成如图24所示的示意图.其中AB段是助滑坡,倾角a=37°;BC段是水平起跳台;CD段是着陆坡,倾角θ=30°;DE段是水平的停止区,AB段与BC段圆滑相连.轨道各部分与滑雪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03,图中轨道最高点A处的起滑台距起跳台BC的竖直高度h=47m,水平起跳台BC长s=4.0m.运动员连同滑雪板的质量m=60kg,滑雪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起滑,通过起跳台从C点水平飞出,运动员在着陆坡CD上的着陆.设运动员在起跳前不使用雪杖助滑,无初速滑下,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运动员在C点起跳时的速度大小
(2)运动员在着陆坡CD上的着陆位置与C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