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①完成平衡摩擦力的相关内容:
(i)取下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______(选填“静止释放”或“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
(ii)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则应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______,平衡摩擦力才完成.
②某同学实验时得到如图(c)所示的a-F图象,则该同学验证的是:在______条件下,______成正比.
(2)某同学将完好的仪器连接成如图(d)所示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没有画出),用来探究小灯泡电阻与电压的关系.
①闭合开关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则该同学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方式可能是______(填写选项代号)
a.G与C相连,F与H相连    b.G与C相连,D与H相连
c.G与E相连,F与H相连    d.G与E相连,D与H相连
②在图(d)中将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中.要求: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进行调节.
③在正确操作下,该同学得到灯丝两端电压U和对应电阻R的数据如下表:
(i)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中描出R-U图线;(ii)根据图线,可以得到灯丝在未通电时的阻值约为______Ω.
U/V1.02.03.04.06.08.010.012.0
R/Ω2.13.03.84.45.25.65.96.0

【答案】分析:(1)①(i)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轻推动小车,使小车沿木板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
(ii)由b图可知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则小车做加速运动,说明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反复调节知道带上打出的点迹间隔均匀,说明平衡摩擦力完成;
②由c图可知,加速度与F成正比关系;
(2)移动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说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变,要么都解上面两个接线柱,要么都解下面两个接线柱.
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进行调节,则必须是分压式接法,灯丝在未通电时的阻值等于电压为零时纵坐标的数值.
解答:解:(1)①(i)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绳从小车上拿去,轻推动小车,使小车沿木板运动;
(ii)由b图可知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则小车做加速运动,说明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应该减小倾角,反复调节直到带上打出的点迹间隔均匀,说明平衡摩擦力完成;
②由c图可知,加速度与F成正比关系,该同学验证的是: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它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2)①移动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说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变,要么都解上面两个接线柱,要么都解下面两个接线柱,故选bc;
②要使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进行调节,则必须是分压式接法,实物图如图所示:
③运用描点法画出R-U图线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灯丝在未通电时的阻值等于电压为零时纵坐标的数值,即为1.0Ω.
故答案为:(1)①(i)轻推(ii)减小,间隔均匀;
②小车质量一定,它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2)①bc;②如图所示;③(i)如图所示:(ii)1.0Ω

点评: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对于课本中基础力学实验,要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才能明确实验步骤和具体的操作的含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①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
 
.图中a0表示的是
 
时小车的加速度.
②某同学得到如图(c)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s=sDG-sAD=
 
cm.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如图(d)所示的实验电路.
①为了粗测“2.5V  0.6W”小电珠的电阻,必须将开关
 
断开.把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转到“×
 
Ω”挡;进行欧姆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小电珠两极相接触,测得小电珠的阻值如图(e)所示,其读数为
 
Ω.
②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档,闭合S1、S2,此时测得的是
 
两端电压.
③为了测量小电珠的电流,应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档,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S2的左、右接线柱.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
(1)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①完成平衡摩擦力的相关内容:
(i)取下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选填“静止释放”或“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
(ii)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则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
 
,平衡摩擦力才完成.
②某同学实验时得到如图(c)所示的a-F图象,则该同学验证的是:在
 
条件下,
 
成正比.
(2)某同学将完好的仪器连接成如图(d)所示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没有画出),用来探究小灯泡电阻与电压的关系.
①闭合开关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则该同学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方式可能是
 
(填写选项代号)
a.G与C相连,F与H相连    b.G与C相连,D与H相连
c.G与E相连,F与H相连    d.G与E相连,D与H相连
②在图(d)中将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中.要求: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进行调节.
③在正确操作下,该同学得到灯丝两端电压U和对应电阻R的数据如下表:
(i)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中描出R-U图线;(ii)根据图线,可以得到灯丝在未通电时的阻值约为
 
Ω.
U/V 1.0 2.0 3.0 4.0 6.0 8.0 10.0 12.0
R/Ω 2.1 3.0 3.8 4.4 5.2 5.6 5.9 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广东广州1月调研)(1)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①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                        。图中a0表示的是              时小车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①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______.图中a0表示的是______时小车的加速度.
②某同学得到如图(c)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s=sDG-sAD=______cm.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如图(d)所示的实验电路.
①为了粗测“2.5V 0.6W”小电珠的电阻,必须将开关______断开.把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转到“×______Ω”挡;进行欧姆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小电珠两极相接触,测得小电珠的阻值如图(e)所示,其读数为______Ω.
②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档,闭合S1、S2,此时测得的是______两端电压.
③为了测量小电珠的电流,应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档,闭合开关______,断开开关______,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S2的左、右接线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广州二模 题型:问答题


精英家教网

(1)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①完成平衡摩擦力的相关内容:
(i)取下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______(选填“静止释放”或“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
(ii)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则应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______,平衡摩擦力才完成.
②某同学实验时得到如图(c)所示的a-F图象,则该同学验证的是:在______条件下,______成正比.
(2)某同学将完好的仪器连接成如图(d)所示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没有画出),用来探究小灯泡电阻与电压的关系.
①闭合开关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则该同学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方式可能是______(填写选项代号)
a.G与C相连,F与H相连    b.G与C相连,D与H相连
c.G与E相连,F与H相连    d.G与E相连,D与H相连
②在图(d)中将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中.要求: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进行调节.
③在正确操作下,该同学得到灯丝两端电压U和对应电阻R的数据如下表:
(i)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中描出R-U图线;(ii)根据图线,可以得到灯丝在未通电时的阻值约为______Ω.
U/V 1.0 2.0 3.0 4.0 6.0 8.0 10.0 12.0
R/Ω 2.1 3.0 3.8 4.4 5.2 5.6 5.9 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