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宇宙中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甲、乙两颗恒星,甲、乙之间的距离为L,它们离其它天体十分遥远(不受其它天体的作用),它们绕连线上一点O以相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1)乙对甲的万有引力的大小F;

(2)甲的加速度的大小a1;

(3)甲的轨道半径r1;

(4)它们的运转周期T。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理综物理试卷七(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由均匀导线制成的半径为R的圆环,以速度v匀速进入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当圆环运动到图示位置(∠aOb=90°)时,a、b两点的电势差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上海市等级考质量抽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小球A、B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A球做自由落体运动,B球沿光滑斜面下滑。则能正确表示两球运动到地面的速率-时间图像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理综物理试卷八(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水平线OO/下方足够大的区域内存在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个单匝正方形导体框,边长为L,质量为为m,总电阻为r,从ab边距离边界OO/为L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已知从ab边刚进入磁场到cd边刚进入磁场所用时间t,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导体框不翻转;求:

(1)ab边刚进入磁场时,b、a间电势差大小Uba

(2)cd边刚进入磁场时,导体框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理综物理试卷八(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卫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轨道调整.如图所示,某次发射任务中先将卫星送至近地轨道,然后再控制卫星进入椭圆轨道.图中O点为地心,A点是近地轨道和椭圆轨道的交点,远地点B离地面高度为6R(R为地球半径).设卫星在近地轨道运动的周期为T,下列对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 控制卫星从图中低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要使卫星减速

B. 卫星通过A点时的速度是通过B点时速度的6倍

C. 卫星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是通过B点时加速度的6倍

D. 卫星从A点经4T的时间刚好能到达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一轻而不可伸长的绳子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O点正下方固定一水平的表面光滑的钉子A,将小球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向左摆动,绳子碰到钉子后O、A间绳子不动而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因绳子碰到钉子而突然变大的是

A. 绳子的张力 B. 小球的角速度

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 D. 小球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其速度的方向可以始终相互垂直

B. 在作用力出现之后,过一会儿才会出现反作用力

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 某时刻,物体的合力的大小突然加倍,其速度的大小也会突然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试卷 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 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 A 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 且处于原长。圆环从 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 处的速度最大,到达 C 处的速度为零,AC=h。圆 环在 C 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 v,恰好能回到 A 处;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之内,重力加速度为 g, 则圆环

A. 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

B. 下滑经过 B 处的速度大于上滑经过 B 处的速度

C. 从 A 处到 C 处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

D. 下滑过程中,因摩擦力产生的热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一质量M=2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的右端与竖直挡板的距离为S=0.5m.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A以初速度v0=6m/s从B的左端水平滑上B,当B与竖直挡板每次碰撞时,A都没有到达B的右端.设定物体A可视为质点,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B与竖直挡板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g取10m/s2.求:

(1)B与竖直挡板第一次碰撞前的瞬间,A、B的速度值各是多少?

(2)最后要使A不从B上滑下,木板B的长度至少是多少?(最后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