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ABCD是固定在地面上,由同种金属细杆制成的正方形框架,框架任意两条边的连接处平滑,A、B、C、D四点在同一竖直面内,BC、CD边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α>β,让套在金属杆上的小环从A点无初速释放。若小环从A经B滑到C点,摩擦力对小环做功为W1,重力的冲量为I1 ,若小环从A经D滑到C点,摩擦力对小环做功为W2,重力的冲量为I2。则

A W1>W2 BW1=W2 CI1>I2 DI1=I2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l,经AB段和CD段摩擦力做负功,大小为,经BC段和AD段摩擦力做负功,大小为,W1=W2,A错误、B正确;小环从A经B滑到C点和从A经D滑到C点过程中路程相等,到达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设AB段加速度为a1,AD段加速度为a2,则,B点速度,D点的速度,所以AD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CD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C段的平均速度,小环从A经B滑到C点所用时间大于从A经D滑到C点所用的时间,根据,I1>I2,C正确、D错误。故选B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M=3kg的滑板A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A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1=0.3,其上表面右侧光滑段长度L1=2m,左侧粗糙段长度为L2,质量m=2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B静止在滑板上的右端,滑块与粗糙段的动摩擦因数2=0.15,取g=10m/s2,现用F=18N的水平恒力拉动A向右运动,当A、B分离时,B对地的速度vB=1m/s,求L2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
A.一个放大镜
B.投影仪镜头
C.照相机镜头
D.一个平面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传送带AB的倾角为θ,且传送带足够长。现有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以v0的初速度从B端开始向上运动,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传送带的速度为v(v0<v),方向未知,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的最大瞬时功率是μmgvcosθ

B. 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的最大瞬时功率是μmgv0cosθ

C. 运动过程物体的机械能一直增加

D. 摩擦力对物体可能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图a,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处于超重状态

B. 如图b所示是一圆锥摆,增大θ,但保持圆锥的高度不变,则圆锥摆的角速度不变

C. 如图c,同一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AB两位置小球的角速度及所受筒壁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D. 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外轨对外轮缘会有挤压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C,质量为1kg的小物块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 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物块带正电

B. C点到A点电势逐渐升高

C. 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1V/m

D. 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5"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一轻绳将光滑小球P系于竖直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长方体物块QPQ均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铅笔紧贴墙壁从O点开始缓慢下移,则在铅笔缓慢下移的过程中( )

A. P所受的合力增大

B. Q受到墙壁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C. PQ的压力逐渐减小

D. 细绳的拉力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导轨的左端接有电阻R,导轨自身的电阻可忽略不计斜面处在一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金属棒ab,在沿着斜面与棒ab垂直的恒力F作用下沿导轨匀速上升,上升高度为h则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于棒ab上的各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B恒力F和重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C恒力F和安培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零

D恒力F所做的功等于棒ab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和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s后停止运动,那么,在这连续的3个1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1∶3∶5 B. 5∶3∶1 C. 1∶2∶3 D. 3∶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