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D. 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答案】C

【解析】

A. 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选项A错误;

B.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选项B错误;

C.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选项C正确;

D. 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选项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把一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竖立的弹簧上,并把球往下按至A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迅速松手后,弹簧把球弹起,球升至最高位置C图丙,途中经过位置B时弹簧正好处于自由状态图乙。已知A、B的高度差为h,C、B高度差为2h,弹簧的质量和空气的阻力均可忽略,选A位置为重力势能零势能点,则

A刚松手瞬间,弹簧弹力等于小球重力

B状态甲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为2mgh

C状态乙中小球的动能为mgh

D状态丙中系统的机械能为3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1OO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O1O2转动,在O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1O2始终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f变小 B. Ff不变 C. FN变大 D. FN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物体A40N,物体B20N,AB、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当用水平力F向右匀速拉动物体A时,试求:

(1)B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地面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求拉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第一个用实验验证电磁波客观存在的科学家是

A. 法拉第B. 奥斯特C. 赫兹D. 麦克斯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长为L的木板右端紧靠竖直墙壁,与墙壁不粘连,质量为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滑上木板左端,滑到木板右端时速度恰好为零。现小滑块以水平速度滑上木板左端,滑到木板右端时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以原速率弹回,刚好能够滑到木板左端而不从木板上落下,求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的加速度a.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从某个清晰的点O开始,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出1、2、3…,量出1、2、3…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从O点开始计时,1、2、3…点对应时刻分别为t1t2t3…,求得 …. 作出-t图象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木块的加速度a=_____b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2)实验测得木块的加速度为a,还测得钩码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动摩擦因数μ=______

(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C.钩码的质量应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D.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阻力是产生误差的一个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轿车发生碰撞时,关于安全气囊对驾驶员的保护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减小了驾驶员的动量变化量

B. 减小了驾驶员受到撞击力的冲量

C. 延长了撞击力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了驾驶员受到的撞击力

D. 延长了撞击力的作用时间,从而使得驾驶员的动量变化量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汽车的加速度和车速倒数1/v的关系图像.若汽车质量为2×103kg,它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且行驶中阻力恒定,最大车速为30 m/s,则( )

A. 汽车所受阻力为2×103N

B. 汽车在车速为15m/s时,功率为6×104W

C. 汽车匀加速的加速度为3m/s2

D. 汽车匀加速所需时间为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