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辆汽车出厂前需经过多项严格的质量检测,才能被贴上“产品合格证”和“3C强制产品认证"标识,其中的转翼检测就是进行低速实验,检测多项安全性能,在水平平行的两条车道上检测甲,乙两车,在t=0时刻,甲、乙两车并排,两车的速度一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t=2时,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乙车的启动加速度大小是制动加速度的2倍

C.在t=2s时乙车追上甲车,在t=6s时甲车追上乙车

D.0〜5 s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泰州中学高二上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将质量为m,长度为L的绝缘直导线悬挂在竖直平面内,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为B,当导线中通有如图所示的恒定电流I时,稳定后弹簧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对直导线施加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另有一测试电源,所提供电压恒为10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cd端短路,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50Ω

B.若将ab端短路,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C.当ab两端接上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4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6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可以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B. 只要有物体存在就一定有力存在

C.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该物体一定受力作用

D. 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不一定受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上做直线运动,经过4 s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是5m/s,物体在斜面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在整个往返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

(2)物体在整个往返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 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 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二上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反射式调管是常用的微波器械之一,它利用电子团在电场中的震荡来产生微波,其震荡原理与下述过程类似。如图所示,在虚线两侧分别存在着方向相反的两个匀强电场,一带电微粒从A点由静止开始,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在A、B两点间往返运动。已知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是N/C和N/C,方向如图所示,带电微粒质量,带电量,A点距虚线的距离,不计带电微粒的重力。求:

(1)B点到虚线的距离

(2)带电微粒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二10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PR是一长为L=0.64 m 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挡板R固定在平板的右端.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的匀强电场E,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磁场的宽度为0.32 m.一个质量m=5×10-4 kg、带电荷量q=5.0×10-2 C的小物体,从板的P端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从D点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碰到挡板R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不计撤掉电场对原磁场的影响),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减速运动,停在C点,PC=L/4.若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取g=10 m/s2.

(1)判断电场的方向及物体带正电还是带负电;

(2)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求物体与挡板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二文上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 是电场中的两点,A、B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EA、EB,则 EA、EB的大小关系是

A. EA> EB B. EA<EB C. EA=EB D.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