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一同学用一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1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L=
2.030
2.030
 cm.
(2)要测量一只电压表的内阻RV.提供的器材有:待测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为3kΩ);电阻箱R0(阻值0-9999.9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Ω,额定电流为1A);滑动变阻器R2(0-1500Ω,额定电流为0.5A);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为0.5Ω);电键S及导线若干.
①如果采用图2所示的电路测定电压表的内阻,并且要得到较高的精确度,那么从以上给出的器材中,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
R1
R1

②在以下所给的实验步骤中,排出合理的顺序为:
BADC
BADC

A.合上电键S;
B.使滑动触头P处于最左端,R′的阻值调至最大;
C.保持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置不变,增大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满偏读数的一半,记下电阻箱的此时阻值R2
D.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满偏,记下电阻箱的此时阻值R1′;
③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压表内阻应为
R2′-2R1
R2′-2R1

④在上述实验中测得的电压表内阻值会比真实值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分析:(1)根据图1所示游标卡尺求出主尺示数,然后读出游标尺示数,主尺示数与游标尺示数之和是游标卡尺的示数.
(2)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为方便实验操作,应选择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根据实验目的与原理合理安排实验步骤;
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求出待测电压表内阻,并分析实验误差.
解答:解:(1)由图1所示可知,游标尺所示是6×0.05mm=0.30mm=0.030cm;游标尺的第6条刻度线与主尺的第26条刻度线对齐,
则游标尺的零刻度线在主尺第20条刻度线右侧,主尺示数是2.0cm=20mm,则游标卡尺的示数为20mm+0.030mm=20.030mm;
(2)①电源电动势是6V,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Ω,额定电流为1A,电源接在滑动变阻器R1两端,最大电流为0.6,能保证电路安全;
要精确测量待测电压表内阻,方便实验操作,可以选用滑动变阻器R1
②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合理的实验步骤是:B、使滑动触头P处于最左端,R′的阻值调至最大;
A、合上电键S;  D、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满偏,记下电阻箱的此时阻值R1′;
C、保持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置不变,增大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满偏读数的一半,记下电阻箱的此时阻值R2′;
③设电压表与定值电阻的串联电压为U,电压表内阻为RV,电压表示数满偏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1′,
电路电流I=
U
RV+R1
  ①;电压表与定值电阻的串联电压不变,增大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满偏读数的一半,
电压表内阻RV不变,由U=IRV可知,电压表示数变为原来的一半,则电路电流变为原来的一半,此时I′=
I
2
=
U
RV+R2
  ②,
由①②解得:RV=R2′-2R1′;
④在实验步骤C中,保持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置不变,增大电阻箱的阻值,电路总电阻变大,待测电压表与定值电阻的串联电压变大,
当电压表半偏时电阻箱的阻值R2′偏大,则电压表内阻测量值RV偏大.
故答案为:(1)2.030;(2)①R1;②BADC;③R2′-2R1′;④偏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游标卡尺读数,根据游标尺确定主尺的示数,难度较大;测电压表内阻实验中的测量误差分析,难度较大,因此本题是一道难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实验一:甲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图1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
4.832(4.831~4.834)
4.832(4.831~4.834)
mm.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乙同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2所示,该工件的长度为
101.20
101.20
mm.

(2)实验二:在“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①实验中,在确定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时通常采用的做法是
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平均位置
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平均位置
,其目的是减小实验中的
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
(选填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②实验中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
同一位置由静止
同一位置由静止
滚下,这是为了保证入射小球每一次到达斜槽末端时速度相同.
 ③实验中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在m1>m2时,实验中记下了O、M、P、N四个位置(如图3),若满足
m1×OP=m1×OM+m2×ON
m1×OP=m1×OM+m2×ON
(用m1、m2、OM、OP、ON表示),则说明碰撞中动量守恒;若还满足
OP=ON-OM
OP=ON-OM
(只能用OM、OP、ON表示),则说明碰撞前后动能也相等.
④实验中若为弹性正碰,且m1<m2,实验中记下了O、M、P、N四个位置如图3.未放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的落点应为
N
N
(选填M、P、N),
若满足
m1×OP=m1×OM+m2×ON(m1×ON=-m1×OM+m2×OP,m1×ON=-m1×OP+m2×OM)
m1×OP=m1×OM+m2×ON(m1×ON=-m1×OM+m2×OP,m1×ON=-m1×OP+m2×OM)
(用m1、m2、OM、OP、ON表示),则说明碰撞中动量守恒.(不计小球与轨道间的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某同学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薄金属圆板的直径D,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厚度d,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D=
50.80
50.80
mm,d=
3.774
3.774
mm.
(2)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
①对于实验的操作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D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②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部分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图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为l,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可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
2
l
g
2
l
g
,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
3
gl
3
gl


(3)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1所示安装;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2所示.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1)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1.50
1.50
m/s;
(2)该电动小车被关闭电源后加速度大小为
2.00
2.00
m/s2
(3)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1.20
1.20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同时用毫米刻度尺分别测出加挂不同钩码时弹簧的长度l.他测出的弹簧的弹力F(F的大小等于所挂钩码受到的重力)与弹簧的长度l的各组数据,并逐点标注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由此可以得到该弹簧的原长L0=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精英家教网
(2)有一根长陶瓷管,其表面均匀地镀有一层很薄的电阻膜,管的两端有导电箍M和N,如图(1)所示.用多用表电阻档测得MN间的电阻膜的电阻约为1kΩ,陶瓷管的直径远大于电阻膜的厚度.
某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了一个测量该电阻膜厚度d的实验.
A.米尺(最小分度为mm);
B.游标卡尺(游标为20分度);
C.电流表A1(量程0~5mA,内阻约10Ω);
D.电流表A2 (量程0~100mA,内阻约0.6Ω);
E.电压表V1 (量程5V,内阻约5kΩ);
F.电压表V2 (量程15V,内阻约15kΩ);
G.滑动变阻器R1 (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1.5A);
H.滑动变阻器R2 (阻值范围0~1.5KΩ,额定电流1A);
I.电源E (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
J.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①他用毫米刻度尺测出电阻膜的长度为l=10.00cm,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该陶瓷管的外径,其示数如图(2)所示,该陶瓷管的外径D=
 
cm
②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电阻膜的电阻,且调节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③在方框内画出测量电阻膜的电阻R的实验电路图.
④若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镀膜材料的电阻率为ρ,计算电阻膜厚度d的数学表达式为:d=
 
(用所测得的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使用不同精度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分别测量的结果如下:
甲同学:使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
乙同学:使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cm
丙同学:使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
丁同学:使用精度为“0.01mm”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12.040mm
从这些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读数肯定有错误的是
同学.
②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B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悬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刻度如图乙ab虚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点对应刻度如图乙cd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g,重力加速度g=9.80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70
70
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
2.10
2.10
cm.

(2)为了确定一卷金属漆包线的长度,可通过测定其电阻值和去掉漆层后金属导线的直径来实现.现仅有下列器材:
A、待测漆包线:电阻值RL在40~50Ω之间,其材料的电阻率ρ=1.7×10-8Ω?m;
B、毫安表mA:量程1mA,内阻RA=50Ω;  C、电压表V:量程6V,内阻RV=4kΩ;
D、电源E:电动势约9V,内阻不计;     E、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Ω;
F、螺旋测微器,开关S,导线若干.
①若这卷漆包线的电阻值为RL,金属导线的直径为d,金属电阻率为ρ,则这卷漆包线的长度L=
πd2RL
πd2RL
(用RL、d、ρ表示).
②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定RL,要求两电表指针偏转至少达到满刻度的一半.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四种不同的电路,其中合理的是
C
C


③实验中测得d=0.200mm,按合理的接法测量时,毫安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毫安表的读数为
0.60
0.60
 mA,电压表的读数
4.8
4.8
 V,可求得该卷漆包线的长度 L=
92
92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薄金属圆板的直径D,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厚度d,示数如图1所示.由图可读出D=
 
mm,d=
 
mm.

精英家教网
(2)实验桌上有下列实验仪器:
A.待测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约7Ω);
B.直流电流表(量程0~0.6~3A,0.6A档的内阻约0.5Ω,3A档的内阻约0.1Ω);
C.直流电压表(量程0~3~15V,3V档内阻约5kΩ,15V档内阻约25kΩ);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5Ω,允许最大电流为1A);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000Ω,允许最大电流为0.2A);
F.开关、导线若干;
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①利用给出的器材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要求测量有尽可能高的精度且便于调节,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
 
(填代号).
②根据给定器材在答卷虚线框内画出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2所示);
③某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U-I图象如图3中图线a所示,由此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④若要利用给出的器材通过实验描绘出小灯泡(额定电压4V、额定电流0.4A)的伏安特性曲线,将得到的数据在同一U-I坐标系内描点作图,得到如图3所示的图线b,如果将此小灯泡与上述电源组成闭合回路,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