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区域时变为圆弧形 (圆弧由光滑模板组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度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以相等间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箱子在A处投放后,在到达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段时的微小滑动).已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T内,共运送小货箱的数目为N.此装置由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求:

(1)传送带的运行速度大小;
(2)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P.

分析 本题涉实际生活、图形信息和复杂情境,给人以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本题条件是较明显的,在题设情境下首先将小货箱视为质点,然后分清小货箱在传送带的运动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中涉及哪些能量的转化.这样将复杂涉实际情境的问题还原成了熟悉的典型运动问题

解答 解:(1)小货箱先在水平面上获得与皮带同速,在斜面上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少到顶速度为0,距离为:s=$\frac{h}{sinθ}$,又v02=2as,
货箱在斜面上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a=gsinθ-μgcosθ
故皮带速度至少为:V0=$\sqrt{\frac{2h(gsinθ-μgcosθ)}{sinθ}}$
(2)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同),设传送带的运动速度为v0,在水平段运输的过程中,小货箱先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末速度等于传送带的速度,设这段时间内小货箱通过的位移为s,所用的时间为t,加速度为a,则对小货箱有
s=$\frac{1}{2}$at2                                                        ①
v0=at                                                          ②
在这段时间内,传送带运动的路程为
s0=v0t                                                          ③
由以上各式得
s0=2s                                                           ④
用f表示小货箱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则传送带对小货箱做功为
W1=fs=$\frac{1}{2}$mv02                                                     ⑤
传送带克服小箱对它的摩擦力做功
W0=fs0=2×$\frac{1}{2}$mv02                                                 ⑥
两者之差就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发出的热量
Q=$\frac{1}{2}$mv02                                                          ⑦
可见,在小货箱加速运动过程中,小货箱获得的动能与系统因相对运动产生的热量相等.
T时间内,电动机输出的功为
W=$\overline{P}$T                                                            ⑧
此功用于增加小货箱的动能、重力势能以及克服摩擦力产生热量,即
W=$\frac{1}{2}$Nmv02+Nmgh+NQ                                               ⑨
已知相邻两小箱的距离为L,所以在T时间内运送的小货箱的个数N,
则V0T=(N-1)L                                                       ⑩
联立⑦⑧⑨⑩式,得
$\overline{P}$=$\frac{Nm}{T}$($\frac{(N-1)^{2}{L}^{2}}{{T}^{2}}$+gh)
答:①皮带速度为$\sqrt{\frac{2h(gsinθ-μgcosθ)}{sinθ}}$
②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为$\frac{Nm}{T}$($\frac{(N-1)^{2}{L}^{2}}{{T}^{2}}$+gh).

点评 题目看似很难,实际上是由一些简单的题目综合而成的,故在遇到难题时不要紧张,更不能放弃,要心平气和的分析题目已知条件和求解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解决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质量m=60kg、长L=12m的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质量M=60kg的人立于木板的左端,木板与人均静止.认为木板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求:
(1)人以a1=2m/s2的加速度加速从木板坐断奔跑至右端所经历的时间t1
(2)人以a2=5m/s2的加速度加速从木板坐断奔跑至右端所经历的时间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列波的波速大小为1m/s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渡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0.4Hz
D.若该波遇到一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障碍物的尺寸一定比40cm小很多
E.从该时刻起,再经过0.4s的时间,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4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K闭合.在开关S接a且电路稳定后,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的示数分别为I1a,I2a和Ua,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1,平行金属板所带电荷量为Q1;这 时让带电微粒从P点水平射入平行板间,恰能沿图示水平直线射出.若把平行板的上板向上移动少许,且S接b,当电路稳定后,A1、A2和V表的示数分别为I1b,I2b和Ub,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2,平行板所带电荷量为Q;粒子仍从P点水平射入.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I1a=I1b,I2a=I2b≠0,Ua>Ub
B.Q1<Q2
C.P1>P2
D.该粒子带负电,且第二次从P射入后,有可能打在下极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小球被轻质细线系住斜吊着放在斜面上,设小球的质量m=1kg,斜面的质量M=3kg,斜面倾角θ=30°,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30°,求:(g=10m/s2
(1)悬线对小球拉力的大小;
(2)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开普勒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
B.物理学家卡文通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G
C.经典力学可以解决自然界中所有问题
D.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状态而改变,在狭义相对论中,物体的质量也不随运动的状态而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B.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C.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被称为“称量地球重量的人”
D.胡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下述措施中正确的是CEG.(填字母)
A.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单摆的振动幅度会逐渐减小,所以单摆的摆角越大越好.
B.摆线的质量要尽量的小,摆线的弹性要尽量的小、摆线的长度要应尽量短些
C.摆球应该选体积较小、质量较大的
D.测量周期时,计时起点必须选在最低点,计时终点则可以选在最高点.
E.测量周期时应测摆球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算出周期
F.将摆线平放在桌面上,将摆线拉直后用米尺测出摆线的长
G.单摆的摆动平面一定要在竖直平面内

②某学生在实验中,用米尺测出摆线长88.15cm,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mm,20个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球的直径,结果如图1所示,则单摆的摆长为89.120cm,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1,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该单摆的周期是T=1.83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3,则此图线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C
A.g    B.$\frac{1}{g}$    C.$\frac{{4{π^2}}}{g}$    D.$\frac{g}{{4{π^2}}}$

④若某同学在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4所示造成图象不过坐标点的原因可能是漏计小球半径,利用该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将无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如图所示,从水平地面上的A点,以速度v1在竖直平面内抛出一小球,v1与地面成θ角.小球恰好以v2的速度水平打在墙上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A点仅改变θ角小球仍可能水平打在墙上的B点
B.在A点,以大小等于v2的速度朝墙抛出小球,它不可能水平打在墙上的B点
C.在B点以大小为v1的速度水平向左抛出小球,则它可能落在地面上的A点
D.在B点水平向左抛出小球,让它落回地面上的A点,则抛出的速度大小一定等于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