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 h 高处的 A 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停在水平地面上的 B 点(斜面和水平面之间有小圆弧平滑连接).要使物体能原路返回,在 B 点需给物体的瞬时冲量最小应是(  )

A. 2m B. m C. D. 4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一3月阶段性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风速越大,雨滴着地速度越大 B. 风速越大,雨滴下落的时间越长

C. 雨滴的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 D. 雨滴的下落时间与风速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西藏林芝地区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

如图所示,P、Q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电阻为零的纯电感,且自感系数L很大.C是电容较大且不漏电的电容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S闭合时,P灯亮后逐渐熄灭,Q灯逐渐变亮

B. S闭合时,P灯、Q灯同时亮,然后P灯变暗,Q灯变得更亮

C. S闭合,电路稳定后, S断开时,P灯突然亮一下,然后熄灭,Q灯立即熄灭

D. S闭合,电路稳定后,S断开时,P灯突然亮一下,然后熄灭,Q灯逐渐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理综训练(十五)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 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环流假说

C. 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 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3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求:

(1)0~8s时间内拉力的冲量;

(2)0~6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3)0~10s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3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A为交流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为10A

B.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50π rad/s

C. 0.01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D. 0.02s时电阻R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理想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B. 的氢气与的氧气相比,平均动能一定相等,内能一定不相等

C. 某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为,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体积为

D. 甲、乙两个分子在只受分子力的作用下由无穷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都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E. 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面成 θ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拉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箱子,箱子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若箱子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箱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些物理规律的发现,是先通过推理分析建立理论,后来才由实验加以验证确认。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下列说法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了两个铅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并推算出引力常量的数值

B.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据此理论后来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

C. 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存在电磁波,后来法拉第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 汤姆孙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后来被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所证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