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分)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该同学有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了使小车受到合外力等于小沙桶和沙的总重量,通常采用如下两个措施:(A)平衡摩擦力: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小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到小车在小桶的拉动下带动纸带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B)调整沙的多少,使沙和小沙桶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请问:

①(2分)以上哪一个措施中有何重大错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分)在改正了上述错误之后,保持小车及砝码质量M不变.反复改变沙的质量,并测得一系列数据,结果发现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小桶及砂重量)与加速度的比值略大于小车及砝码质量M,经检查发现滑轮非常光滑,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且事先基本上平衡了摩擦力,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要错误是:①长木板右端未垫高以平稳衡摩擦力②电源应改用6V的交流电源;③ 牵引小车的细线没有与木板平行④开始实验时,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2)①(A)中平衡摩擦力时,不应用小桶拉动小车做匀速运动,应让小车拖着纸带下滑来平衡摩擦力。

②由于拉小车的合外力F < mg ,而处理数据时又将F=mg处理,

因此有:

【解析】

试题分析: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在小桶及砂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情况下,把小桶及砂的总重量近似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所这种情况下,应尽量平衡其他力的作用。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用到的是交流电源,而不是直流电源,同时在打点时,应尽量在纸带上打上较多的点,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在这个实验中,小桶及砂的总重量同时为小桶及砂和小车提供合外力,实际提供给小车的合力小于小桶及砂的重力。

考点:本题考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年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实验题

在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4分)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是_______ (只需填字母代号).
A.重物        B.纸带       C.天平        D.电源
(2)(每空2分,共4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做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78cm、70.00cm、77.58cm、85.52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J.(已知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取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年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实验题

在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4分)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是_______ (只需填字母代号).
A.重物        B.纸带       C.天平        D.电源
(2)(每空2分,共4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做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78cm、70.00cm、77.58cm、85.52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J.(已知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取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三中学高三4月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1)(7分)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在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为l kg的物块,后面固定一条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让物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O点为打出的第二个点,ABCDEFG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各点间距如图所示,根据相关数据进行下列处理。(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g =" 10" m/s2)


通过传感器测得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3.0 N。试完成下表:

O点到各点过程合力所做的功W/J
各点的动能Ek/J
OB
0.8838
B
0.8845
OC
1.3275
C
1.3276
OD

D
1.8634
OE
2.4858
E
2.4865
OF
3.1998
F

②根据①表中的数据,实验结论是                                  
(2)(6分)图1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已知电源电动势恒为9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 – 100 Ω,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2 kΩ,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0.2 Ω,热敏电阻的符号为

①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②由题中给出的电源、热敏电阻、电流表和定值电阻R1组成如图2所示电路,电流表读数为30 mA。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电阻R1的阻值为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5届广东省高一下学期期中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8分)(1)(4分)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将两个相同的轨道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最下端水平,其中轨道2与光滑水平轨道平滑相接.现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倾斜轨道的相同位置由静止同时释放,则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在水平轨道上球1击中球2,这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____             _。

(2)(10分)若用图3所示的平抛仪来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该实验所需器材包括:附带金属小球的斜槽,木板及竖直固定支架,白纸,图钉,          ,三角板,重锤,铅笔等。

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___位置上由静止滚下,记下小球运动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装好器材,注意__________,记下轨道末端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v=__    __。算出该点的瞬时速度.

D.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

(3)(4分)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了下图所示的一段轨迹ABC.已知物体是由原点O水平抛出的,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___m/s,物体经过B点时下落的高度为hB=___________m.(取g=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年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实验题

在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4分)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是_______  (只需填字母代号).

A.重物                B.纸带           C.天平          D.电源

(2)(每空2分,共4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做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78cm、70.00cm、77.58cm、85.52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J.(已知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取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