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用某单色光照射金属表面,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飞出.若照射光的频率增大,强度减弱,则单位时间内飞出金属表面的光电子的(  )
A.能量增大,数量增多B.能量减小,数量减少
C.能量增大,数量减小D.能量减小,数量增多

分析 根据光的频率变化,判断光子能量变化.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光电子数目.

解答 解:根据E=hv知,照射光的频率增大,则光子能量增大,光的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减少.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光子能量与光子频率的关系,以及知道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发出的光电子数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有左、右两竖直挡板,挡板间距离足够长,有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靠在左侧挡板处,另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置在长木板的左端,已知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M>m.现使小物块和长木板以共同速度v0向右运动,设长木板与左、右挡板的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试求:
(1)将要发生第二次碰撞时,若小物块仍未从长木板上落下,则它应距长木板左端多远;
(2)为使小物块不从长木板上落下,板长L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满足(2)中条件,且M=2kg,m=1kg,v0=10m/s,试计算整个系统从开始到刚要发生第四次碰撞前损失的机械能.(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小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水平线上的O点放置一点电荷,图中画出了电荷周围对称分布的几条电场线,如图所示.以水平线上的某点O′为圆心,画一个圆,与电场线分别相交于a、b、c、d、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e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b、c两点间电势差等于e、d两点间电势差
C.a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
D.电子在d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长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请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frac{mg{s}^{2}}{4h}$以及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frac{R}{L}$-$\frac{{s}^{2}}{4hL}$.
(2)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如果实验测得的?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圆弧轨道与滑块间有摩擦或空气阻力.(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一个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小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为TA,两次经过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为TB,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
A.$\frac{g({T}_{A}-{T}_{B})^{2}}{4}$B.$\frac{g({{T}_{A}}^{2}-{{T}_{B}}^{2})}{2}$C.$\frac{g({{T}_{A}}^{2}-{{T}_{B}}^{2})}{4}$D.$\frac{g({{T}_{A}}^{2}-{{T}_{B}}^{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如图(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设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fm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t1~t3时间内(  )
A.t2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最大B.t2时刻摩擦力的功率最大
C.t3时刻物体的动能最大D.t3时刻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使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①此实验中可以不测量加速度的具体值,原因是a正比于S,故只须研究S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可表明a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改变盘内砝码质量,就可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力.
③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分别以a为纵坐标、$\frac{1}{m}$为横坐标作图象,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出二者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电压U=90V,R1=200Ω,R2=400Ω,A、V为理想电表,其读数分别为I=0.15A,U2=60V.此时R1上的功率P1=4.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