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我们先后用了1条、2条、3条…橡皮筋进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并使每次实验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一样,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可以定量测出每次实验橡皮筋对物体做功的具体数值B、可以确定每次实验时橡皮筋对物体做功的倍数关系C、使物体获得尽可能大的动能D、多次实验,减小实验误差
分析:小车在橡皮条的拉力作用下先加速运动,当橡皮条恢复原长时,小车由于惯性继续前进,做匀速运动,并且橡皮筋的拉力是一个变力,我们无法用W=Fx进行计算.
解答:解:橡皮筋的拉力是一个变力,我们无法用W=Fx进行计算橡皮筋做的功.
橡皮筋伸长量按倍数增加时,功并不简单地按倍数增加,变力功一时无法确切测算.因此我们要设法回避求变力做功的具体数值,可以用一根橡皮筋做功记为W,用两根橡皮筋做功记为2W,用三根橡皮筋做功记为3W…,从而回避了直接求功的困难;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要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与实验注意事项,同时注意数据处理时注意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本实验中避免计算功的巧妙设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
(1)有两位同学均采用如下左图所示的装置,分别按图a和图b的方式用橡皮筋连接小车:图a中橡皮筋从车顶的钉子上跨过,图b中橡皮筋从车前的环里穿过.

你认为橡皮筋与小车之间的连接合理的是图
a
a
(填“a”或“b”).
(2)将长木板适当倾斜以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然后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ABD

A.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B.重复实验时,用到橡皮筋的条数不同,但每次应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相同
C.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最密集的部分
D.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最稀疏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在“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常用的两种实验方案如图所示:甲通过重物提供牵引力,小车在牵引力作用下运动,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定量计算牵引力所做的功,进而探究牵引力所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乙通过不同条数橡皮筋的作用下将小车弹出,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进而探究橡皮筋对小车所做功与其速度的关系.

(1)针对这两种实验方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
AC

A.甲可以只打一条纸带研究,而乙必须打足够多条纸带才能研究
B.甲中需要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而乙中不需要平衡阻力
C.甲中小车质量必须远大于所挂重物的质量,而乙中小车质量没有特别的要求
D.乙方案中,换用2根同样的橡皮筋同一位置释放,橡皮筋所做的功与一根橡皮筋拉至伸长量为原来2倍橡皮筋所做的功是一样的
(2)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1、2…7为纸带上连续打出的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根据这条纸带,可以判断他在实验中采用的方案是
(选填“甲”或“乙”),实验中小车失去外力后的速度为
1.75
1.75
m/s

(3)在做完上述实验后,某同学想利用实验甲的装置来实现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请你评价下该同学能否实现实验目的,若能,请简要说明原理,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不能.因为摩擦力对小车做功,小车和重物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不能.因为摩擦力对小车做功,小车和重物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1)某钢制工件厚度大约为10cm,现欲尽量精确地测量其厚度,下列测量工具中最恰当的是
b
b
.(填“a”、“b”或“c”)
(a)刻度尺
(b)20分度游标卡尺
(c)实验室常用的螺旋测微计
(2)在“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关系”实验中,某两位同学均采用如下左图的装置,并且分别用图a和图b的方式解决橡皮筋与小车之间的连接,图a中橡皮筋从车顶的钉子上跨过,图b中橡皮筋从车前的环里穿过:你认为合理的是图
a
a
(填“a”或“b”).

(3)两位同学在使用多用电表结束后,分别将选择开关保留在图a、图b和图c所示的位置,图
a
a
的位置比较好.

Ⅱ.
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某同学选取了两个材质相同,体积不等的两个长立方体滑块A和B,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在A、B的相撞面分别装上尼龙拉扣,以便二者相撞以后能够立刻结为整体;
步骤2:安装好实验装置如下图,铝质轨道槽的左端是倾斜槽,右端是长直水平槽,倾斜槽和水平槽由一小段弧链接,轨道槽被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轨道槽的侧面与轨道等高且适当远处装一台数码频闪照相机;
步骤3:让滑块B静置于水平槽的某处,滑块A从斜槽某处静止释放,同时开始频闪拍摄,直到A、B停止运动,得到一幅多次曝光的数码照片;
步骤4:多次重复步骤3,得到多幅照片,挑出其中最理想的一幅,打印出来,将刻度尺紧靠照片放置,如下所示;
(1)由图分析可知,滑块A与滑块B碰撞发生的位置是

①A、B相撞的位置在P5、P6之间
②A、B相撞的位置在P6
③A、B相撞的位置在P6、P7之间
(2)为了探究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需要直接测量或者读取的物理量是
①⑥
①⑥

①A、B两个滑块的质量m1和m2
②滑块A释放时距桌面的高度
③频闪照相的周期
④照片尺寸和实际尺寸的比例
⑤照片上测得的S45、S56和S67、S78
⑥照片上测得的S34、S45、S56和S67、S78、S89
⑦滑块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因数
(3)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
m1(2S56+S45-S34)=(m1+m2)(2S67+S78-S89
m1(2S56+S45-S34)=(m1+m2)(2S67+S78-S89

(4)为了提高实验准确度,以下措施中有效的是
①③④
①③④

①使用更平整的轨道槽
②使用更光滑的轨道槽
③在足够成像的前提下,缩短频闪照相每次曝光的时间
④适当增大相机和轨道槽的距离
(5)请再你写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实验准确度或改进试验原理的建议:
将轨道的一端垫起少许,平衡摩擦力,使得滑块碰撞前后都做匀速运动
将轨道的一端垫起少许,平衡摩擦力,使得滑块碰撞前后都做匀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年江西南昌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南昌十五中高一5月联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对于以下问题应如何处理:
(1)实验中小车会受到阻力,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需要在______(填“左”或“右”)侧垫高木板;

(2)对倾斜角度的要求是,小车无橡皮筋拉时恰能在滑板上           __          __
(3)若粗糙的木板水平,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当小车速度达到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可能是_ 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连线处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连线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