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用光导纤维传送图像信息,这是光的衍射的应用

B.肥皂泡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属于色散现象

C3D电影的播放和观看利用了光的偏振

D.全息照片的拍摄主要利用了光的干涉

E.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白光作光源,则不能观察到干涉图样

2)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2.5Hz。在t=0时,xP=2mP点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沿-y方向,xQ=6mQ点位于平衡位置下方的最大位移处。求:

质点P第一次有+y方向最大加速度需经过的时间t ________

波的传播速度v _______

【答案】 ABE 0.1s

【解析】光导纤维传播信号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故A说法错误;肥皂泡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是由于肥皂膜上下表面反射回来的光发生干涉不是色散现象,故B说法错误;、“3D电影”是应用了光的偏振原理.故C说法正确;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故D说法正确;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白光做光源,白光含有七种不同的色光,七种色光波长不同,干涉后的条纹间距不同,故可得到彩色条纹,所以E说法错误。所以错误的说法为ABE.

(2)试题分析:先根据周期与频率间的关系求出周期,当质点P第一次有+y方向最大加速度时,即质点振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根据PQ点间距离与波长关系,求出波长,再由,求出波速。

①由题意可知波传播的周期为T=0.4s,质点P第一次有+y方向最大加速度即达到负向最大位移,需经过的时间为四分之一个周期即:

②据题意可知波传播的周期为T=0.4s,波长关系为: ,可得 ,由波长、波速及周期间的关系: ,可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天然放射性物质附近放置一带电体,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很快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
A.γ射线的贯穿作用
B.α射线的电离作用
C.β射线的贯穿作用
D.β射线的中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下列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光滑长杆上套有小物块A,细线跨过O点的轻质光滑定滑轮(不计滑轮大小),一端连接A,另一端悬挂小物块B,物块AB质量相等产。CO点正下方杆上一点,滑轮到杆距离OC=h.。开始时A位于P点,P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现将AB由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块AP点出发第一次到达C点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

B. 在物块AP点出发第一次达到C点的过程中,物块B克服细线拉力做的功小于B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C. 物块A在杆上长为2h的范围内做往复运动

D. 物块A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距地面2l的高空A处以水平初速度投掷飞镖,在与A点水平距离为l的水平地面上的B点有一个气球,选择适当时机让气球以速度匀速上升,在升空过程中被飞镖击中.飞镖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计,在计算过程中可将飞镖和气球视为质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飞镖是以多大的速度击中气球的;

(2)掷飞镖和释放气球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B和C是一组塔轮,即B和C半径不同,但固定在同一转动轴上,其半径之比为RB:RC=3:2,A轮的半径大小与C轮相同,它与B轮紧靠在一起,当A轮绕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时,由于摩擦作用,B轮也随之无滑动地转动起来.a、b、c分别为三轮边缘的三个点,则a、b、c三点在运动过程中的(  )

A. 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3:2

B. 角速度之比为3:3:2

C. 转速之比为2:3:2

D.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用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一长为L1的细线与A相连,置于水平光滑桌面上,细线的另一端拴在竖直轴OO'上,如图所示,当AB均以角速度ωOO'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弹簧长度为L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球受绳的拉力充当A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B. A球受绳的拉力大小为

C. 弹簧伸长量

D. 若某时刻将绳烧断,则绳子烧断的瞬间B球加速度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在D位置小球速度零。小球下降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B.在C位置小球动能最大

C.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大于小球动能的增加

D.从A→D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的粗糙斜面底端的挡板C上,另一端自然伸长到A点,质量为m的物块从斜面上B点由静止开始滑下,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最终停在斜面上某点,斜面始终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第一次滑到A点时速度最大

B.物块停止时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C.在物块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弹簧的弹性势能

D.在物块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和摩擦力做功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