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轨道电子俘获”也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其内部一个质子变为中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很小,不带电,很难被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子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一个静止原子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衰变为子核并放出中微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母核的质量数大于子核的质量数B.母核的电荷数小于子核的电荷数
C.子核的动量与中微子的动量相同D.子核的动能小于中微子的动能

分析 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电子的过程中动量守恒,结合动量是矢量,从而即可求解.

解答 解:AB、该过程的核反应方程式为${\;}_{n}^{m}$A+${\;}_{-1}^{0}$e→${\;}_{n-1}^{m}$ B+v(中微子),因此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以判断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故A错误,B也错误.
C、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电子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初状态系统的总动量为0,则子核的动量和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
D、根据EK=$\frac{{P}^{2}}{2m}$ 和题中中微子的质量很小的信息可以知道子核的动能小于中微子的动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中原子核的反应和应用,主要是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题目新但知识是原子结构的知识应用,注意动量的矢量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同学在实验室准备用以下器材测一个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要求测量尽量准确、能测量多组数据且滑动变阻器调节方便.
A.电流表G:量程500μA,内阻200Ω
B.待测电源E:电动势约3.0V,内阻未知
C.电流表A:量程2A,内阻约0.1Ω
D.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A
E.电阻箱R2:0~9999Ω
F.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该同学首先把G表和电阻箱R2串联,将它改装成一只量程为3V的电压表,则电阻箱R2应调到5800Ω.
(2)接着利用电流表A和改装后的电压表,将各元件连接成图甲所示的测量电路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但该同学在连线时漏了一条导线,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3)利用上面补充完整的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若用测量的数据,作出的G表的示数Ig与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可得到电源的电动势E=3.0V,内阻r=1.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的阻值都为R,D是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可视为零,反向电阻为无限大),在A,B之间加一个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

(1)求交变电流的周期并写出交变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
(2)求加在R2上的电压的有效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有甲、乙、丙三盏完全一样的电灯,其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都是10W,现将其中乙、丙两灯并联后,再与甲灯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整个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
A.10WB.15WC.20WD.3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设地球表面的平均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试估算地球的密度ρ为多少?(球体积:V=$\frac{4}{3}$π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固定在绝缘杆的一端,杆的另一端可绕通过O点的固定轴转动.杆长为L,杆的质量忽略不计,杆与小球置于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如图所示,将杆置于水平位置OA,在此处将小球自由释放,求杆运动到竖直位置OB时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frac{R^3}{T^2}$=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只适用于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动的行星
B.公式适用于宇宙中所有围绕星球运动的行星(或卫星)
C.公式中k值,对所有行星或卫星都相等
D.围绕不同星球运动的行星(或卫星),其k值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将一测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图甲中O点为单摆的悬点,现将小球(可视为质点)拉到A点,此时细线处于张紧状态,释放摆球,则摆球在坚直平面内的ABC之间来回摆动,其中B点为运动中最低位置.∠AOB=∠COB=α,α小于10°且是未知量,图乙表示由计算机得到细线对摆球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且图中t=0时刻为摆球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据力学规律和题中信息(g取10m/s2)求:
(1)单摆的周期和摆长;
(2)摆球质量及摆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某同学想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摆球,他只好找到一块大小为3cm左右,外形不规则的大理石块代替小球.实验步骤是:
A.石块用细尼龙线系好,结点为M,将尼龙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
B.用刻度尺测量OM间尼龙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α=30°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从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T=$\frac{t}{30}$得出周期
E.改变OM间尼龙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和T
F.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L和T的平均值作计算时使用的数据,代入公式g=$\frac{4πL}{{T}^{2}}$求出重力加速度g.
①你认为该同学在以上实验步骤中有重大错误的是哪些步骤BCDF
②该同学用OM的长作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③你认为用何种方法可以解决摆长无法准确测量的困难而能准确的测量重力加速度(至少填出两种方法)Ⅰ可以用改变摆长的方法;Ⅱ画T2-L图象求斜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