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波源振动周期为T,波源开始振动两个周期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的振动方向向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源刚开始振动时速度方向向上
B.P点刚开始振动时速度方向向下
C.此波的传播方向向左
D.P点已振动了0.5T


A、B、C、由题此时质点P的振动方向向上,波形向左平移,则该波向左传播,所以N点为波源,此时M点的振动方向向下,则波源刚开始振动时速度方向向下,各个质点刚开始振动时速度方向也向下,故A错误,BC正确.
D、波向左传播,而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是一个波长,则知P点已振动了0.5T,故D正确.
故选:B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
B.质点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
C.横波有波峰和波谷,纵波有密部和疏部
D.地震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关于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波源周围如果没有介质,就不能形成机械波
B.离波源较近的质点总比离波源较远的质点振动得迟一些
C.离波源较近的质点总比离波源较远的质点振动得早一些
D.一旦波源振动起来,介质中的各个质点也就立刻振动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a、b向右传播,a、b两点之间沿波的传播方向的距离为2m,a、b两点的振动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速可能大于
2
3
m/s
B.波速可能等于
2
7
m/s
C.波速可能等于
8
13
m/s
D.波速可能等于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据某校地震测报组消息: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南投地区发生了7.6级大地震,它是由台湾中部大茅-双冬及车笼铺两块断层受到挤压,造成剧烈上升及平行移位而形成.已知地震波分三种:横波(S波),波速VS=4.5km/s;纵波(P波),波速VP=9.9km/s;面波(L波),VL<VS.面波在浅源地震中破坏力最大.
(1)位于震源上方的南投地区某中学地震测报组有单摆A与竖直弹簧振子B(如图甲所示),地震发生时最先明显振动的是______(选填“A”、“B”).
(2)台中市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三种波形各对应的地震波类型:a为______波,b为______波,C为______波(选填“S”、“P”、“L”).
(3)若在地震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7.6s,则地震台距震源约为______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甲为一列横波在t=0时的波动图象,图乙为该波中x=2m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4m/s
B.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再过0.5s,P点的动能最小
D.再过2.5s,P点振动路程为1.8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图象,波速为v=10m/s,此时波恰好传到I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列波的周期为T=0.4s
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
C.质点I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D.当t=5.1s时,x=10m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处
E.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甲中有一条均匀的绳,O、A、B、C…依次是绳上一系列等间隔的点.现有一列简谐横波沿此绳向右传播,t1=0时,波刚好到达质点O,t2=0.3s时,波刚好到达质点C,并形成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在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3=0.8s时的波形(其中一部分)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列波在介质中向某一方向传播,如图所示为此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并且此时振动还只发生在M、N之间,已知此波的周期为T,Q质点速度方向在波形图中是向下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源是M,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时间T
B.波源是N,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时间
3T
4
C.波源是N,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时间
T
4
D.波源是M,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时间
T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