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在一个水平圆盘上有一个木块P随圆盘一起绕O点的竖直轴匀速转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圆盘匀速转动的过程中,P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指向O

B. 圆盘匀速转动的过程中,P受到的静摩擦力为0

C. 在转速一定的条件下,P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与PO点的距离成正比

D. PO点的距离一定的条件下,P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圆盘匀速转动的角速度成正比

【答案】AC

【解析】圆盘在匀速转动的过程中,P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方向指向O点.故A正确,B错误.在转速一定的条件下,角速度不变,根据f=mrω2知,静摩擦力的大小跟P点到O点的距离成正比.故C正确.在P点到O点的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根据f=mrω2知,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平方成正比.故D错误故选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其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的原因是( 

A. 外电场不能进入导体内部

B. 所有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合场强为零

C. 外电场和所有感应电荷的电场在导体内部叠加的结果为零

D. 以上解释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卫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轨道调整.如图所示,某次发射任务中先将卫星送至近地轨道,然后再控制卫星进入椭圆轨道.图中O点为地心,A点是近地轨道和椭圆轨道的交点,远地点B离地面高度为6R(R为地球半径).设卫星在近地轨道运动的周期为T,下列对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 控制卫星从图中低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要使卫星减速

B. 卫星通过A点时的速度是通过B点时速度的6倍

C. 卫星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是通过B点时加速度的6倍

D. 卫星从A点经4T的时间刚好能到达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为g B. 是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受重力和空气阻力 D. 质量越大的物体下落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50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S=0.5m2,线框电阻不计.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ω=200rad/s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线接入一只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未知的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交流电流表的量程为0.6A读数为0.11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的额定功率为22.4W

B. 线框中产生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500V

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11

D. 变压器输出端最多能并联6只这样的灯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鸡蛋碰石头的结果显而易见。下列关于鸡蛋与石头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鸡蛋对石头施力在先,石头对鸡蛋施力在后

B. 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 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 只有鸡蛋受力,而石头不受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所用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的量程较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

(1)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_____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2)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阻值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下列两组R的取值方案中,比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选填“1”或“2”)

(3)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内阻r=______.(用k、b和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受试者听到口令后起跑,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从起点A全力跑向5 m处的B点用手触摸折返线处后折返返回A点,然后依次到C点、D点最终返回A点,所用时间即为“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现测得某受试者成绩为7.50 s,该受试者在测试全过程中的路程和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0,0 B.15 m,4 m/s

C.30 m,0 D.30 m,4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玻尔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是量子化的,原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求:

(1)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该氢原子向外辐射出的能量是多少 eV?

(2)设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忽略电子的自转),可将电子的运动等效为一个环形电流,求这个环形电流的大小。(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 ,静电力常量,元电荷电量。 )

(3)1885年,巴尔末通过对氢光谱可见光的4条谱线的分析,总结出了这些谱线波长满足的关系式,后来被里德堡修改为。1913年,玻尔在他的原子模型理论中提出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及跃迁假设,很好地解释了巴尔末观察到的谱线。已知光速c,普朗克常量h。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推导里德堡常量与普朗克常量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