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一物体从坐标原点出发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画出该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

分析 根据速度图象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结合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画出位移-时间图象.

解答 解: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第1s内物体以2m/s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第2s内以1m/s的速度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第3s内以1m/s的速度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答: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点评 本题首先要理解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其次要注意两个图象的区别与联系,不要搞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间隔均匀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frac{1}{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frac{1}{a}$--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frac{1}{a}$与m处应成线性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远小于小车和小车中砝码的质量之和.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3.a可用s1、s3和△t表示为a=$\frac{{s}_{3}-{s}_{1}}{50(△t)^{2}}$.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24.2mm,s3=47.2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1.15m/s2
(ⅲ)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frac{1}{k}$,小车的质量为$\frac{b}{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长为L、电流为I的导线在某处受到的磁场力为F,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必为$\frac{F}{IL}$
B.由B=$\frac{F}{IL}$知,B与F成正比,与IL成反比
C.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磁场力,该处磁感应强度B不一定为零
D.磁感应强度大的位置,通过某一线圈的磁通量不一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交变电流电压的瞬时值u=umsin(100πt)V,当t=1/600s是,u=55$\sqrt{2}$V,求当此电流通过电阻为10Ω的电炉时,电炉消耗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上珠峰,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B.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C.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者的平均速度
D.珠峰顶的重力加速度要大于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F=k$\frac{{q}_{1}{q}_{2}}{{r}^{2}}$得,当r→∞时,F→0,当r→0时,F→∞
B.在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以点电荷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C.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时其电势能一定减小
D.A、B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所以UAB=U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2)若某同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①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2中,请作出F-L图线:
②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5.0 cm,劲度系数k=20 N/m.(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某同学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图3中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电鳐的栖居在海底,能通守自身发出生物电,以获取食物或打击敌害.若电鳐的头尾相当于两个电极,它在海水中所产生电场的电场强度为1×102V/m,则身长80cm的电鳐,在放电时产生的瞬间电压可达(  )
A.40VB.80VC.160VD.32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某课外研究小组设计的电子秤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活动端与下端固定的弹性系数k=100N/m的竖直轻弹簧连接,并可以随弹簧上下移动,弹簧上端固定有一小托盘,不放物体时恰好电压表读数为零,已知电池电动势E=6V,内阻r=1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为5Ω,总长为L=10cm,g=10m/s2,弹簧总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读数最大值为6V
B.电压表读数为5V时对应盘中物体的质量为1kg
C.此秤最大称量为10kg
D.电压表刻度改为质量刻度后依然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