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将质量m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倾斜足够长的直杆上,杆的倾角为,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为的拉力 ,使圆环由静止开始沿杆加速向上运动,已知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求

1F作用t=2s时圆环的速度是多大?

22s后撤去力F,求圆环继续沿杆上滑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答案】1,(216m.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圆环向上滑动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圆环的速度.(2)撤去拉力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圆环的加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圆环继续上滑的最大距离.

1对圆环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平衡条件得:

滑动摩擦力公式

联立解得:加速度

由运动学公式得:2s时圆环的速度

代入数据解得: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平衡条件得:

滑动摩擦力公式

联立解得:圆环的加速度

圆环继续沿杆上滑的最大距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 )

A. 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 A船肯定是静止的

C. 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 B船可能是静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B. 用比值法定义了速度、加速度、位移这三个物理量

C.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D. 引入平均速度、重心的概念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当火车进站时,车站上的观察者听到光笛声尖锐刺耳,是因为观察者接收到的波源频率大于波源发出的频率

B.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振动的频率越低传播速度越大

C.光的偏振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D.“海市蜃楼是光的偏振现象的结果

E.两束单色光分别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千涉实验时,频率小的光条纹间距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其中的两个步骤是: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固定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

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请指出疏漏之处:

在①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②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中,用MN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其结点位于O处,此时αβ90°,如图所示,然后保持弹簧测力计N的方向不变,当α角由图中所示的值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O处,则两弹簧秤读数_______

AM的读数增大,N的读数减小

BM的读数减小,N的读数减小

CM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N的读数一直减小

DM的读数一直减小,N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导热良好的气缸内,活塞质量m1=1kg.面积S=4cm,可沿气缸无摩擦的滑动,质量m2=lkg的物块置于粗糙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在μ=0.5,斜面倾角θ=37°,物块与活塞通过不可伸长的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初始状态下物块刚好不上滑,,此时活塞距离气缸底部的高度为h1=6cm,现调整物块的位置,使物块刚好不下滑,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外界大气压为p0=1.0×105Pa,g=10m/s,sin37°=0.6,cos37°=0.8.环境温保持不变,求,

初始状态下气缸内气体的压强;

②物块位置调整后活塞距高气缸底部的高度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不需要的操作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B.用秒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C.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长木板平行
D.将长木板右端垫高,平衡小车和纸带受到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t带电量为q=+l x 10-3C、质量为mB=0.1 kg的小球B静止于光滑的水平绝缘板右端,板的右侧空间有范围足够大的、方向水平向左、电场强度E=2×103N/C的匀强电场.与B球形状相同、质量为mA=0.3 kg的绝缘不带电小球A以初速度vo =10m/sB运动,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后均逆着电场的方向进入电塌,在电场中两球又发生多次弹性碰撞,已知每次碰撞时间极短,小球B的电荷量始终不变,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l)第一次碰撞后瞬间B球的速度大小;

(2)第一、二次碰撞的时间间隔;

(3)第三次碰撞时B球已下落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我国长征火箭把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B. 火箭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失重状态

C. 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D. 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超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