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先以5m/s的速度运动一段时间,接着以2m/s的速度运动相等的时间,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1;若该物体以5m/s的速度运动一段位移,接着以2m/s的速度运动相等的位移,其平均速度为v2.则v1,v2的大小关系是(  )
A.v1>v2B.v1<v2C.v1=v2D.不确定

分析 根据全程的位移以及全程的时间,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再比较两种情况下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答 解:(1)物体的总位移为:x=5t+2t=7t,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frac{x}{2t}$=$\frac{7t}{2t}$=3.5m/s;
(2)全程的运动时间为:t=$\frac{s}{5}$+$\frac{s}{2}$=$\frac{7s}{10}$,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2=$\frac{2s}{t}$=$\frac{2s}{\frac{7s}{10}}$=$\frac{20}{7}$=2.7m/s.
故v1>v2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要注意平均速度必须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来表示,绝不能理解为速度值的平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正方形水平桌面边长为d=0.48m,离地高度h=1.25m.桌面上存在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除此之外其余位置均无电场),电场强度E=1×104N/C.在水平桌面上某一位置P处有一质量m=0.01kg,电量q=1×10-6C的带正电小球以初速v0=1m/s向右运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在桌面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P处距右端桌面多远时,小球从开始运动到最终落地的水平距离最大?并求出该最大水平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
B.t2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
C.t3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
D.t4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固定水平桌面上的金属框架abcd,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MN搁在框架上,可无摩擦滑动,此时abcd构成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棒的电阻为r,其余部分电阻不计,开始时磁感强度为B0
(1)若从t=0时刻起,磁感强度逐渐减小,当棒以恒定速度v向右作匀速运动时,可使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则磁感强度应怎样随时间变化(写出B与t的关系式)?
(2)若从t=0时刻起,磁感强度均匀增加,每秒增量为k,同时保持棒静止,求棒中的感应电流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的扁率
B.研究火车从长沙到郴州运行需要的时间
C.研究篮球是否命中得分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关于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爱因斯坦提出的量子理论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成为新物理学思想的基石之一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随后的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有动量
C.1927年戴维孙和汤姆孙利用晶体得到了电子束的衍射图样,有力地证明了玻尔提出的物质波假设
D.人们从破解天然放射现象入手,一步步揭开了原子的秘密
E.发现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F.1934年小居里夫妇在实验中发现的人工放射性使射线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的高度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
A.$\frac{V-{V}_{0}}{g}$B.$\frac{V-{V}_{0}}{2g}$C.$\frac{{V}^{2}-{V}_{0}^{2}}{2g}$D.$\frac{\sqrt{{V}^{2}-{V}_{0}^{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某同学研究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他把电火花计时器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带重锤的铁夹夹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然后把纸带的上端用铁夹子固定在铁架台上,先接通电源调整电火花计时器使之正常工作,然后由静止释放纸带,重锤带动纸带竖直下落,纸带上被电火花打出一系列的点迹,如图所示,其中A、B、C、D、E是连续打出的几个点,下面标注的数字是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单位是cm.
(1)重锤固定在纸带的左端(选择“左”或“右”);由纸片上给出的几个数据可判断,重锤的运动是(填“是”或“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是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
(2)根据纸带给出的数据可知,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9.7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河流两岸相距120米,河水流速为2米/秒,某人要从A 点到对岸下游B点AB间距为150米,此人在水中的游泳速度为1.2米/秒,在岸上奔跑的速度为5米/秒,如果此人要用最短的时间过河,则他从A点到B点需用时12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