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
B.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C.振子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相同,速度大小也一定相同
D.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CD

解析试题分析: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总是相反,若位移为负值,加速度一定为正值,而速度可能为正值,也可能为负值.故A错误.振子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为零,由于速度有两种方向,所以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可能不同.故B错误,C正确.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位移相同,回复力相同,加速度一定相同,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可能不同,故D正确.
考点:考查了对简谐运动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小球A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O点到水平面的距离为h。物块B质量是小球的5倍,静止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且位于O点正下方,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拉动小球使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上升至最高点时到水平面的距离为。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分)两根足够长的固定的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导轨间距为.导轨上面横放着两根导体棒PQ和MN,构成矩形回路.导体棒PQ的质量为m、MN的质量为2m,两者的电阻皆为R,回路中其余部分的电阻可不计.在整个导轨平面内都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设两导体棒均可沿导轨无摩擦地滑行.开始时,棒MN静止在导轨上,PQ棒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从导轨左端开始运动,如图所示.忽略回路的电流对磁场产生的影响.
 
(1)求PQ棒刚开始运动时,回路产生的电流大小.
(2)若棒MN在导轨上的速度大小为时,PQ棒的速度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A)是利用砂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盛砂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砂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砂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第一次以速度v1匀速拉动木板,图(B)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第二次仅使砂摆的振幅减半,再以速度v2匀速拉动木板,图(C)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由此可知,砂摆两次振动的周期T1和T2以及拉动木板的速度v1和v2的关系是

A.T1∶T2=2∶1              B.T1∶T2=1∶2     
C.v1∶v2=1∶2              D.v1∶v2=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位游客在千岛湖边欲乘游船,当日风浪很大,游船上下浮动。可把游艇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振幅为20cm,周期为3.0s。当船上升到最高点时,甲板刚好与码头地面平齐。地面与甲板的高度差不超过10cm时,游客能舒服地登船。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地登船的时间是( )

A.0.5s B.0.75s C.1.0s D.1.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0.25s,从振子由平衡位置向右运动时开始计时,则经过0.17s,振子的振动情况是(  )

A.正在向右做减速运动B.正在向右做加速运动
C.正在向左做加速运动D.正在向左做减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6分)关于振动和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有关
B.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是为了避免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C.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的点位移不一定始终最大
D.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
E.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长,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离我们远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长为L的细线把一个小球悬挂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然后将小球偏离自然悬挂的位置拉到A点,偏角α≤5°,如图所示.当小球从A点无初速释放后,小球在斜面上往返振动的周期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在第1s末与第3s末的长度相同
B 第3s末振子的位移大小为
C 从第3s末到第5s末,振子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D 从第3s末到第5s末,振子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