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的波形如图示,质点A与质点B相距1m,A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t=0.02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  )
A、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C、从t=0时起,经过0.04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mD、在t=0.04s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正方向E、能与该波发生干涉的横波的频率一定为25Hz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在xOy平面内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P、Q为沿x方向相距0.4m(小于一个波长)的两个质点.某时刻P点纵坐标为-A(A为振幅),Q点纵坐标为
A
2
且振动方向沿y轴负向.已知该波频率为1.25Hz,则波速为(  )
A、
4
3
m/s
B、1.5m/s
C、1.2m/s
D、0.7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两列振幅、波长和波速都相同的简谐横波a(实线所示)和b(虚线所示),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波速都为12m/s,在t=0时刻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中质点振动的频率是2HzB、x=15m处的质点是处于振动加强区C、x=9m处的质点振幅为2mD、x=21m处的质点,经最短时间t=0.75s速度达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所示,一根水平张紧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O、P、Q三个质点,这三个质点间距离为OP=PQ=l m.t=0时刻O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方向振动,并产生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O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当O质点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时,P质点刚开始振动,已知振动和波形图中质点的位移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则(  )
A、质点Q的起振方向为y轴正方向B、O、P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C、这列波传播的速度为1.0m/sD、在一个周期内,质点O通过的路程为0.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所示,一列机械横波沿ab直线向右传播,已知a、b两点间的距离为1m,a、b两点的振动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速可能是
1
16
m/s
B、波速可能大于1m/s
C、波长可能是
4
11
m
D、波长可能大于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甲所示,O点为振源,OP=s,t=0时刻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向右沿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从t=0时刻开始描绘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波的频率为
1
t2
B、这列波的波长为为
s(t2-t1)
t1
C、t=0时刻,振源O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
D、t=t2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一系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波的周期为T=2s,其中a、b、c为简谐波上的三个质点,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波的速度为2m/s
B、从该时刻起再经过
T
2
质点a的路程均为12cm
C、该时刻a、b、c的加速度之比为2:1:3
D、若质点a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则传播方向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我们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
(1)“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2)在春天里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
(3)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
(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A、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B、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C、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D、衍射、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利用“插针法”测量不平行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光路如图所示,出射光线O′Q与入射光线PO
 
(填“平行”或“不平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采用如下方法:以入射点O为圆心,取一合适的长度为半径作圆,该圆与入射光线PO交于M点,与折射光线OO′的延长线交于F点,过M、F点分别向法线作垂线,其垂足分别为N、E,现测得MN=1.68cm,EF=1.12cm,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
 

(2)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现测得屏上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7.5mm,已知双缝间的距离为0.5mm,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为1m,则此光的波长为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