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华、小刚共同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电路中的各个器材元件的参数为:电池组(电动势约6 V,内阻r约3Ω)、电流表(量程2.0A,内阻rA=0.8Ω)、电阻箱R1(0~99.9Ω)、滑动变阻器R2(0~Rt)、开关三个及导线若干。他们认为该电路可以用来测电源的电动势、内阻和R2接入电路的阻值。

    (1)小华先利用该电路准确地测出了R2接入电路的阻值。他的主要操作步骤是: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某位置,接着闭合S、S2,断开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再闭合S、Sl,断开S2,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为3.6Ω时,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

    (2) 小刚接着利用该电路测出了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①他的实验步骤为:

    a.在闭合开关前,调节电阻R1或R2至    (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之后闭合开关S,再闭合    (选填"S1”或“S2”);

    b.调节电阻    (选填“R1”或"R2”),得到一系列电阻值和电流的数据;

    c.断开开关,整理实验仪器。

   ②图乙是他由实验数据绘出的图像,图像纵轴截距与电源电动势的乘积代表    ,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6   最大值   S1    R1    内阻和电流表的内阻之和   6.0   2.8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真空中,电量为q1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一点P,P点与q1的距离为 r,把一个电量为q2的实验电荷放在P点,它受的静电力为F,则P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其核反应方程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通过该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实验中是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

    C.  卢瑟福通过该实验发现了质子

    D.  原子核在人工转变的过程中,电荷数一定守恒

    E.  原子核在人工转变的过程中,产生质量亏损,能量不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湖面上有一伸向水面的混凝土观景台,如图所示是截面图,观景台下表面恰好和水面相平,A为观景台右侧面在湖底的投影,水深h=4m.在距观景台右侧面x=4m处有一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单色点光源S,现该光源从距水面高3m处向下移动到接近水面的过程中,观景台水下被照亮的最远距离为AC,最近距离为AB,若AB=3m,求:                          

(ⅰ)水的折射率n;                                                                                                 

(ⅱ)光能照亮的最远距离AC(计算结果可以保留根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一轻绳通过一光滑定滑轮,两端各系一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m1放在地面上,当m2的质量发生变化时,m1的加速度a的大小与m2的关系图象大体如下图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以下物理学知识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D.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E.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时,计时的起始位置应选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为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对于点电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点电荷就是带电量很少的带电体

    B.  点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带电体

    C.  体积大的带电体肯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D.  带电体如果本身大小和形状对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可忽略,则可视为点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使两个相同的金属球A、B分别带+5q和﹣q的电荷,把它们接触后分开,则A带电( )

  A. ﹣4q B. +2q C. +4q D. ﹣2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为了研究PM2.5的相关性质,某实验小组在实验中让一带电PM2.5颗粒(重力不计),垂直射入正交的匀强电场和磁场区域,如图所示,其中M、N为正对的平行带电金属板,结果它恰能沿直线运动.则(                                                                                                 )                               

                                                                                                 

    A.  M板一定带正电

    B.  PM2.5颗粒一定带正电

    C.  若仅使PM2.5颗粒的带电量增大,颗粒一定向M板偏移

    D.  若仅使PM2.5颗粒的速度增大,颗粒一定向N板偏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