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某同学自己动手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其中,A为单缝屏,B为双缝屏,C为像屏.当他用一束阳光照射到A上时,屏C上并没有出现干涉条纹,他移走B后,C上出现一窄亮斑.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是(  )
A.单缝S太窄B.单缝S太宽
C.S到S1和S2距离不等D.太阳光不能作光源

分析 根据单缝的明显衍射条件:光的波长远大于缝宽,或相差不大,及双缝干涉条件:光的频率相同,即可求解.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当他用一束阳光照射到A上时,屏C上并没有出现干涉条纹,他移走B后,C上出现一窄亮斑,说明缝的宽度太大,否则会出现衍射条纹,
A、若单缝S太窄,他移走B后,C上出现衍射条纹,而不是一窄亮斑,故A错误,B正确;
C、若S到S1和S2距离不等,仍出现干涉条纹,不过中央亮条纹不在屏与虚线的交点上,故C错误;
D、若太阳光作光源,仍会出现衍射条纹,如今在C上出现一窄亮斑,说明能否作为光源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考查衍射与干涉的原理,及各自发生的条件,注意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突破口是:他移走B后,C上出现一窄亮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速度达到v,在这段时间内拉力F和重力mg冲量大小分别是(  )
A.Ft,0B.Ftcosθ,0C.Ft,mgtD.mv,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内用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温度不变,把管子以封闭端为圆心,从开口向上的竖直位置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可用来说明气体状态变化的p-V图象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该波刚传到x=8m处,再经过3.8s时,P质点第5次出现波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P点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B.该波的波速为5m/s
C.再经过△t=1.6s,x=2m处的质点向前传播△x=8m
D.再经过△t=1.4s,坐标为x=16m处的质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014年12月20日,我国西南地区首条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成锦乐客正式投运,成锦乐专线动车组才用CRH2A型动车组,高铁每列车组由七节车厢组成,除第四节车厢为无动力车厢外,其余六节车厢均具有动力系统,设每节车厢的质量均为m,各动力车厢产生的动力相同,经测试,该列车启动时能在时间t内将速度提高到v,已知运动阻力是车重的k倍.求:
(1)列车在启动过程中,第五节车厢对第六节车厢的作用力;
(2)列车在匀速行驶时,第六节车厢失去了动力,若仍要保持列车的匀速运动状态,则第五节车厢对第六节车厢的作用力变化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2014年10月24日,嫦娥五号飞行试验成功发射,首次试验从月球返回的技术.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由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着陆器组成,到达环月轨道后,着陆器和上升器落到月面上轨道器和返回器将继续围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以等待上升器从月面返回后进行交会对接.下列关于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引力常量G已知)(  )
A.由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围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其不受月球的引力作用
B.若已知轨道器与返回器围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和距月球表面的高度h,就可以计算出月球的平均密度ρ
C.若已知月球的平均密度ρ和月球的半径R,就可以计算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D.先让上升器与轨道器和返回器在同一个圆形轨道上,然后让上升器加速,即可实现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的对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放置在x轴上,q2在坐标原点,q1在q2的左边,在x轴正半轴的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当x=x0时,电势为零,当x=x1时电势有最小值,φ=φ0,点电荷产生的电势公式为φ=$\frac{kq}{r}$(式中q是点电荷的电量,r是高点电荷的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q1与q2为同种电荷
B.x=xO处的电场强度E=0
C.将一正点电荷从xO处沿x轴正半轴移动,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q1与q2电荷量大小之比为:$\frac{{q}_{1}}{{q}_{2}}$=$\frac{({x}_{1}-{x}_{0})^{2}}{{{x}_{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为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2条、3条、4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0、3W0、4W0…,每次实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实验前需要平衡摩擦力,这是为了让实验过程中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等于拉力.
(2)如果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角过小,实验时打出的纸带上的点的间隔特点是中间部分的点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而两端的点之间的距离比较小.
(3)用两根橡皮筋做实验打出的纸带上的点的最大间隔应该是用一根橡皮筋做实验打出的纸带上的点的最大间隔的$\sqrt{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如图所示,电路中,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一个理想电感线圈(线圈直流电阻不计),C是电容相当大的电容器,当S闭合与断开时,A、B的亮度情况正确的是(  )
A.S闭合时,A灯亮,然后逐渐熄灭
B.S闭合时,B立即亮,然后逐渐熄灭
C.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B发光,而A不发光
D.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再断开,B立即熄灭,而A逐渐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