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有甲、乙、丙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

(1)甲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距离与轨道N相切的水平板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2)两个小球总是会相碰撞
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①如图甲所示,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要求打点计时器在打第一个点时释放纸带.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各打出一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48cm,0.19cm和0.18cm,肯定其中一个学生在操作上有错误,该同学是
.其错误的操作是
先释放重物后接通电源
先释放重物后接通电源


②现选择乙同学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打下E点时重物的动能Ek=
0.295J
0.295J
;从打下A点到打下E点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Ep=
0.304J
0.304J
.(重物的质量为1kg,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本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泗阳县一模)(1)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x1为
4.00
4.00
cm,打计数点“A”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0.500
0.500
m/s,物体的加速度为
2.00
2.00
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①备有如下器材:A.打点计时器;B.直流电源;C.交流电源;D.纸带;E.带夹子的重物;F.秒有表;G.刻度尺;H.导线;I.铁架台.其中该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是
BF
BF
(填字母代号).?
②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要求打点计时器在打完第一个点时释放纸带,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各打出一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48cm,0.19cm和0.18cm.可见其中肯定有一个学生在操作上有错误,错误操作的同学是
,其错误的操作是
先释放纸带后接电源
先释放纸带后接电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f=50Hz,实验要求打点计时器在打第一个点时释放纸带.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用同一装置各打出一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48cm,0.19cm和0.18cm,肯定其中一个同学在操作上有错误,该同学是
 
;其错误的操作是
 

(2)(4分)丁同学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把第一个点(初速度为零)记作O点,测出O、A间的距离为68.97cm,点A、C间的距离为15.24cm,点C、E间的距离16.76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m/s2,重锤的质量为m=1.0kg,则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到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
 
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3)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
 
,用题目给出的已知量,求出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
 
N.
(5)若利用BD段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则还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要验证的表达式是
 
用题中符号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有甲、乙、丙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

 (1)甲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距离与轨道N相切的水平板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