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两个并排放置的木块A和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mA=0.5kg,mBm=0.3kg,A,B之间不粘连.有一质量为mc=0.1kg的小物块C以20m/s的水平速度滑上A表面,最终在木块B上以2.5m/s的速度与B共同运动,求:C离开A时的速度大小.
分析:在C在A上滑动的过程中,A、B、C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出C离开A时的表达式,然后C在B上滑动,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最终达到共同速度,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出表达式,联立两个式子解出C离开A时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设C离开A时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cv0=(mA+mB)vA+mCv
C与A分离后,对C、B由动量守恒定律:mBvA+mcv=(mB+mC)vB
解得 v=4m/s
答:C离开A时的速度大小为4m/s.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动量守恒的条件,会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表达式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了标为0-5的6个记数点,相邻的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与0点对齐,由图读出1、2、4、5各点到0点的距离d1、d2、d4和d5,填入表中,并由此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0.80m/s2
0.80m/s2

距离 d1 d2 d4 d5
测量值
d/cm
1.20
1.20
3.20
3.20
9.60
9.60
14.00
14.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清晰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
(1)计数点1距0点的距离d1=
1.20
1.20
cm,计数点5距0点的距离d2=
12.00
12.00
cm;
(2)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0.21
0.21
 m/s.小车的加速度是a=
0.6
0.6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三中学高三4月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氢原子处在n = 3的能级时会辐射出频率连续的三种光,所以氢原子光谱是连续光谱
B.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是指原子核自动转化成新核的过程,有一定的半衰期,遵守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C.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是
D.卢瑟福通过实验证实了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
(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 2" kg的木块AB并排放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上表面粗糙。质量为m =" 0.2" kg的铁块C,以初速度v0A的左端向右滑动,最后A的速度大小为vA =" 0.45" m/s,铁块CB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2 =" 0.5" m/s。求:

①铁块C的初速度v0的大小;
②铁块刚滑上B时的速度v1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4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氢原子处在n = 3的能级时会辐射出频率连续的三种光,所以氢原子光谱是连续光谱

B.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是指原子核自动转化成新核的过程,有一定的半衰期,遵守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C.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是

D.卢瑟福通过实验证实了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

(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 2" kg的木块AB并排放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上表面粗糙。质量为m =" 0.2" kg的铁块C,以初速度v0A的左端向右滑动,最后A的速度大小为vA =" 0.45" m/s,铁块CB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2 =" 0.5" m/s。求:

①铁块C的初速度v0的大小;

②铁块刚滑上B时的速度v1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 2 kg的木块AB并排放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上表面粗糙。质量为m = 0.2 kg的铁块C,以初速度v0A的左端向右滑动,最后A的速度大小为vA = 0.45 m/s,铁块CB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2 = 0.5 m/s。求:

①铁块C的初速度v0的大小;

②铁块刚滑上B时的速度v1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