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12在同一轨道上绕地心O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它们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这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B. 这两颗卫星的角速度大小为

C. 卫星1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所需时间为

D. 如果使卫星1 加速,它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答案】C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角速度的大小,从而求出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卫星1在轨道上若加速,所受的万有引力不够提供向心力,做离心运动离开原轨道,不会追上卫星2。

A、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由万有引力与重力关系,,解两式得:,故A错误;

B,将上式代入得:,故B错误;

C、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时间为卫星周期的,由,得,故C正确;

D、卫星1加速后做离心运动,进入高轨道运动,不能追上卫星2,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实验中所用重物的质量m2kg,打点计时器每隔T =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 m/s2

1)记录B点时,重物的速度vB_____m/s,(此空及后面两空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重物动能EkB____J。从开始下落到至B点,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_____J,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2)该同学进一步分析发现重物动能的增量总是略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合理的原因即可)

3)若该同学在实验时没有测量重物质量,是否能够正常完成实验?________(填不能

4)该同学在纸带上又选取了多个计数点,并测出了各计数点到第一个点O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若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以h为横轴,以为纵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如下图中的 ,图线的斜率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从半圆轨道顶端和斜面顶端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v0同时水平抛出,已知半圆轨道的半径与斜面竖直高度相等,斜面底边长是其竖直高度的2倍,若小球a能落到半圆轨道上,小球b能落到斜面上,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球可能先落在半圆轨道上

B. b球可能先落在斜面上

C. 两球可能同时落在半圆轨道上和斜面上

D. a球可能垂直落在半圆轨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为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斜槽末端B处已经水平,如图(b)是在斜槽末端B处对接了平板P.利用这套装置可以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量出斜槽末端高度h和平板P的长度L

②将物块QA点由静止释放,测量出Q落地点距B点的水平距离S1

③水平对接平板P,如图(b所示(P板的上表面与斜槽末端相切);

④再次将物块QA点由静止释放,测量出Q落地点距P板右端的水平距离S2

试求出:(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1)物块Q到达B点时的速度vB=______

(2)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

(3)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略大于实际值,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空间有一电场,在x轴上-x0x0间电势φx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图线关于φ轴对称.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以沿+x方向的初速度v0,从x轴上的-x1点向右运动,粒子的运动一直在x轴上,到达原点0右侧最远处的坐标为x2x2点与-x1点间的电势差为U21,则(  )

A. x2x1

B. x2x1

C. x2x1

D. 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通电矩形线框abcd与长直通电导线MN在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ab边与MN平行.关于MN的磁场对线框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同B.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24小时,AC两点分别在轨道上的远地点和近地点,B为短轴和轨道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从A运动到B和从B运动到C的时间相等

B. 卫星运动轨道上AC间的距离和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直径相等

C. 卫星在A点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大

D. 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原理,选用了MF141型多用电表,它的表盘如图1

所示。欧姆挡内部电路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电阻Ro=4.20kΩ,,Rp=3.30kΩ,表头满偏电流Ig=

19 7μA,内阻rg=457Ω。虚线框内的电路可等效为一个电流表G,设等效电流表G允许输入的最

大电流为IG

(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a端时,IG=___μA(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当滑动 变阻器的滑动头Pa端滑到b端的过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如何变化____,虚线框中的总电阻如何变化____。(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

(2)如图3甲所示,电源电动势E=1.5v,内阻r1=0. 6Ω,RG =3. 95kΩ。接入R1对应为多用电表的×1挡。A、B两个表笔中____是黑表笔,红黑表笔短接进行调零后(即调节P的位置),虚线框内的等效电阻为____Ω。

(3)如图3乙所示,将电阻R1换成电阻R2,对应为多用电表的×10挡,则R1R2相比应有R2___ R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完成第(2)问的调零后,将多用电表由×1档换为×10挡后,重新进行调零时,应将P____端滑动。(填“a”或“b”)

(4)如图4所示为该多用电表的×1K挡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动势E2=10. 5V,内阻r2=5000Ω, R1=38kΩ。将红黑表笔短接,进行电阻调零后,虚线框内的总电阻应为____k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观测到某星球上A元素发出的光的频率大于地球上A元素发出的光的频率,则该星球正在靠近地球

B.自然光包含着垂直于传播方向上的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的强度均相同

C.在岸边观察水中的鱼,鱼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浅一些

D.若红光由玻璃进入真空时的全反射临界角为C,则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光速的比值为

E.若红光由真空进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则红光在介质中的波长与其在真空中的波长比值为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