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
(1)某同学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显示重锤增加的动能略大于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则出现这一问题的可能原因是
 

A.重锤的质量测量错误
B.用公式v=gt计算各点的速度
C.交流电源的频率不等于50Hz
D.重锤下落时受到的阻力过大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U,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在实验中打下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x0,点A,C间的距离为x1,点C,E间的距离x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①从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
 
,重锤动能的增加量△Ek=
 

②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还可求出重锤实际下落的加速度a=
 
分析:1、由于存在阻力作用,所以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应该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现在实验报告显示重锤增加的动能略大于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原因可能自编了实验数据,或者交流电的频率不等于50Hz等.
2、根据重力势能变化量△EP=mgh,确定高度h求解.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vn=
xn+xn+1
2T
求出C点速度,再求动能的增加量为△Ek.由△x=aT2求解加速度.
解答:解:(1)A、由mgh=
1
2
mv2
可知,重锤的质量与实验的数据无关,所以重锤的质量测量错误不会影响实验的数据,所以A错误;
B、用公式v=gt计算各点的速度,则已经把重锤的运动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了,则mgh=
1
2
mv2
恒成立了,故B错误.
C、交流电源的频率不等于50Hz.此时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不是0.02s,所以此时的测量的速度可能会大于真实的数值,导致重锤增加的动能略大于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所以C正确;
D、重锤下落时受到的阻力过大,会使物体的速度减小,不会使物体的动能变大,所以D错误;
故选:C.
(2)①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mg(x0+x1).
        打C点重锤的速度vC=
x1+x2
2T
,T=2
1
f

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k=
m(x1+x2)2f2
32

②由x2-x1=a(
2
f
)2
,得a=
(x2-x1)f2
4

故答案为:(1)C;(2)①mg(x0+x1);
m(x1+x2)2f2
32
;②
(x2-x1)f2
4
点评: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T=
1
f
,要注意区分电源的周期与计数点时间间隔,式中△x=aT2中T是计数点时间间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在物理实验中体现了很多的物理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图象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微小量放大法与等效替代法等.请把合适的方法或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精英家教网
①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运用
 
法,可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算出某点的瞬时速度: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分别用一个力F或两个互成角度的F1、F2,把一个一端固定的橡皮筋拉伸到同一位置,则F就是F1和F2的合力,实验原理采用的是
 
法.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松开,自由下落,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运用
 
法,可以判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②图象法是物理实验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加速度与外力(质量m一定)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弹
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三个实验中,某同学正确作出了三个实验的相关图象,如图2中A、B、C所示.根据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判断,A实验的图象“斜率”表示
 
;B实验图象的“斜率”表示
 
;C实验图象的“斜率”表示
 

(2)某一小型电风扇额定电压为4.0V,额定功率为2.4W.某实验小组想通过实验描绘出小电风扇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A.电源E(电动势为4.5V)
B.电压表V(量程为0~5V,内阻约为4kΩ)
C.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2Ω)
D.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5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kΩ,额定电流100mA)
①为了便于调节,减小读数误差和系统误差,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所选仪器前的字母序号).
②请你为该小组设计实验电路,并把电路图画在虚线内(小电风扇的电路符号如图3所示).
③操作过程中发现,小电风扇通电后受阻力作用,电压表读数小于0.5V时电风扇没启动.该小组测绘出的小电风扇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由此可以判定,小电风扇的电阻为
 
,正常工作时的发热功率为
 
,机械功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汕头二模)(1)如图1(a)装置,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验证表达式
1
2
mv2=mgh
 是否成立.
①为减少实验误差,具体操作如下:
A、应选择质量较
(大或小)的物体作为实验的重物.
B、释放重物时,要保持纸带处于
竖直
竖直
方向上.
②若以
1
2
v2
为纵轴,下落的高度h为横轴作出如图1(b)图象,则图象的斜率代表的物理量是
g
g

(2)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2(a)的电路测量规格为“6V,0.5A”的小型直流电动机M中线圈的电阻(阻值约为几欧姆).R0为阻值为3.0Ω的定值电阻.

①调节R时应控制电动机
不转动
不转动
(转动或不转动)时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②若电压表示数是2.50V,电流表示数如图2(b),读得电流表示数是
0.50A
0.50A

③使用测得数据,计算电动机线圈电阻为
2.0
2.0
Ω.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机械功率为
2.5
2.5
W.(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④由于
电压表内阻
电压表内阻
(电流表或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得的电阻比实际值偏
(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5月份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3分)(1)在物理实验中体现了很多的物理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图像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微小量放大法与等效替代法等。请把合适的方法或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①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运用      法,可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算出某点的瞬时速度: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分别用一个力F或两个互成角度的F1、F2,把一个一端固定的橡皮筋拉伸到同一位置,则F就是F1和F2的合力,实验原理采用的是        法。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松开,自由下落,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运用      法,可以判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②图象法是物理实验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加速度与外力(质量m一定)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三个实验中,某同学正确作出了三个实验的相关图象,如图中A、B、C所示。根据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判断,A实验的图象“斜率”表示          ;B实验图象的“斜率”表示           ;C实验图象的“斜率”表示           

(2)某一小型电风扇额定电压为4.0V,额定功率为2.4W。某实验小组想通过实验描绘出小电风扇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A.电源E(电动势为4.5V)                             

B.电压表V(量程为0~5V,内阻约为4k

C.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2

D.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5);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额定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k,额定电流100mA)

①为了便于调节,减小读数误差和系统误差,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所选仪器前的字母序号)。

②请你为该小组设计实验电路,并把电路图画在虚线内(小电风扇的电路符号如图所示)。

③操作过程中发现,小电风扇通电后受阻力作用,电压表读数小于0.5V时电风扇没启动。该小组测绘出的小电风扇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定,小电风扇的电阻为     ,正常工作时的发热功率为    ,机械功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广东省汕头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如图1(a)装置,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验证表达式 是否成立.
①为减少实验误差,具体操作如下:
A、应选择质量较______(大或小)的物体作为实验的重物.
B、释放重物时,要保持纸带处于______方向上.
②若以为纵轴,下落的高度h为横轴作出如图1(b)图象,则图象的斜率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
(2)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2(a)的电路测量规格为“6V,0.5A”的小型直流电动机M中线圈的电阻(阻值约为几欧姆).R为阻值为3.0Ω的定值电阻.

①调节R时应控制电动机______(转动或不转动)时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②若电压表示数是2.50V,电流表示数如图2(b),读得电流表示数是______.
③使用测得数据,计算电动机线圈电阻为______Ω.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机械功率为______W.(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④由于______(电流表或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得的电阻比实际值偏______(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年山东省菏泽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在物理实验中体现了很多的物理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图象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微小量放大法与等效替代法等.请把合适的方法或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①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运用______法,可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算出某点的瞬时速度: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分别用一个力F或两个互成角度的F1、F2,把一个一端固定的橡皮筋拉伸到同一位置,则F就是F1和F2的合力,实验原理采用的是______法.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松开,自由下落,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运用______法,可以判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②图象法是物理实验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加速度与外力(质量m一定)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弹
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三个实验中,某同学正确作出了三个实验的相关图象,如图2中A、B、C所示.根据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判断,A实验的图象“斜率”表示______;B实验图象的“斜率”表示______;C实验图象的“斜率”表示______.
(2)某一小型电风扇额定电压为4.0V,额定功率为2.4W.某实验小组想通过实验描绘出小电风扇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A.电源E(电动势为4.5V)
B.电压表V(量程为0~5V,内阻约为4kΩ)
C.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2Ω)
D.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5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kΩ,额定电流100mA)
①为了便于调节,减小读数误差和系统误差,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应选用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填所选仪器前的字母序号).
②请你为该小组设计实验电路,并把电路图画在虚线内(小电风扇的电路符号如图3所示).
③操作过程中发现,小电风扇通电后受阻力作用,电压表读数小于0.5V时电风扇没启动.该小组测绘出的小电风扇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由此可以判定,小电风扇的电阻为______,正常工作时的发热功率为______,机械功率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