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下图所示的真空空间中,仅在正方体中的黑点处存在着电荷量大小相等的点电荷,则图中a、b两点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的是(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松原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S点为振源,其频率为100Hz,所产生的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80m/s,P、Q是波传播途中的两点,已知SP=4.2m,SQ=5.4m.当S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 )

A. P在波谷,Q在波峰

B. P、Q都在波峰

C. P在波峰,Q在波谷

D. P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Q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二诊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居里夫人最先发现天然放射现象

B. 伦琴射线的发现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 在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 在衰变方程Pu→X+He+γ中,X原子核的质量数是2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衔接班)3月月考物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固定于同一条竖直线上的A、B是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和-Q,A、B相距为2d.MN是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另有一个穿过细杆的带电小球p,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点电荷,不影响电场的分布),现将小球p从与点电荷A等高的C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p向下运动到距C点距离为d的O点时,速度为v.已知MN与AB之间的距离为d,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求:

(1)C、O间的电势差UCO;

(2)O点处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小球p经过与点电荷B等高的D点时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衔接班)3月月考物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如图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一小孔M和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到达N孔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沿原路返回.若保持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 )

A. 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

B. 把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

C. 把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

D. 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衔接班)3月月考物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右图所示,AB是某点电荷电场中一条电场线,在电场线上P处自由释放一个负试探电荷时,它沿直线向B点处运动,对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计电荷重力)(  )

A. 电荷向B做匀加速运动

B. 电荷向B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

C. 电荷向B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

D. 电荷向B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衔接班)3月月考物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空气阻力可忽略的情况下,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的是(  )

A. 沿水平方向扣出的排球 B. 沿斜向上方投出的篮球

C. 沿水平方向抛出的小石子 D. 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的橡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3月质检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一长木板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在t=0时刻将一物块无初速轻放到木板上,此后长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2kg,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g=10m/s2,求:

(1)物块的质量m;

(2)这一过程中长木板和物块的内能增加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灯泡,分别接在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上,(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已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1,电源电压为U,则

A. 通过A、B灯的电流之比IA:IB=2:1

B. 灯泡A、B两端的电压之比UA:UB=1:2

C. 灯泡A、B两端的电压分别是UA=U,UB=U

D. 灯泡A、B消耗的功率之比PA:PB=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